9月2日,全球最大的科技專業人員組織IEEE成員認為,聯網汽車將在未來交通運輸中發揮關鍵作用,預計到2025年,道路上60%的汽車將會聯網。到2040年,將有75%的汽車實現無人駕駛。隨著越來越多車輛配備藍牙以及移動交互設備,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提供車輛連接技術,一場關于汽車互聯網的革命正在悄然打響。國內的車聯網使用現狀如何?車聯網如何盈利?如何破解同質化難題?

主持人:車聯網的概念說了好幾年了,但絕大多數人都沒感受到;國內車聯網發展到什么程度了?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中國市場上已銷售的具有車聯網功能的新車中,車聯網功能的激活率不到30%,即車輛基本都是孤島。即使已激活的車輛,由于目前車聯網系統的局限,其對駕駛員的價值也未能完全體現出來。
@清華大學汽車系主任李克強:車聯網一詞都熱了三四年了,成立了許多聯盟,眾多企業加入。但此過程中既有成就也有困惑,大部分企業都不賺錢,照此下去車聯網再熱兩三年就發展不下去了。
支持人:車聯網很熱,前景很值得期待,但國內的發展并不好,這其中的問題在哪里?
@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秘書長龐春霖:我國處在工業化和后工業化交匯的時代,車載信息服務產業面臨同質競爭、車機不連、交互障礙、低級智能、缺乏細分、簡單滿足、信息安全和行政影響八大問題。
@上海航盛實業總經理尹占威:車聯網里面傳感器、控制器、車載終端實現硬件的交互,基礎服務平臺和客戶結合提供解決方案,從而構成一個真正有價值的系統。車聯網的系統化讓一家企業無法單獨把產業鏈上的各種工作都做好,必須聯合形成系統才能推進這個行業的發展。
主持人:現階段的車聯網大部分廠商都不賺錢,國內車聯網發展不及預期,沒有相應盈利模式也是其中因素之一;車聯網如何盈利?
@中國聯通客戶事業部副總經理辛克鐸站:車聯網的未來在商業模式,而商業模式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在于運營。目前是車廠自己運營,但我認為未來不會是這種方式,運營模式、商業模式是車聯網未來發展的關鍵。
@長安汽車汽車工程研究總院副院長何舉剛:現在的困難在于要真正找到用戶需求,開發用戶感興趣的功能,以此為紐帶才能真正解決車聯網商業模式的問題。雖然關鍵技術需要突破,但商業模式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第一要解決用戶行車、停車的需求,第二要解決用戶安全和節能的問題,這兩個問題解決了,車聯網的商業模式就不存在問題了!
主持人總結:車聯網熱了很多年,前景非常美好,但現實很殘酷。雖然我國政府一直鼓勵發展車聯網技術,但仍然面臨產業鏈未打通、多頭管理、缺乏盈利模式等難題。車聯網技術的發展,需要更大的力量去推動。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國內車聯網產業終將如鏡花水月,不能實現其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