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機器取代人力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讓人類社會開始膜拜“硬”實力;那么眼下,在“互聯網 ”浪潮驅動下的工業互聯網時代,社會進步必須依靠“軟”實力來實現。

——這是記者在參加了日前舉行的“2015北京軟件名人論壇”后,在梳理了各種先進乃至激進、充滿辯證唯物主義魅力的觀點之后,得出的最確定的結論。事實上,今天當我們環顧所處的環境時,很容易發現打車軟件正在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e袋洗、58到家等各種生活類服務軟件正在顛覆傳統的服務業……毫無疑問,在工業互聯網時代,軟件不再只是支撐產業互聯的發展,而是走到社會發展的第一線來引領產業互聯的發展。那么,“引領者”到底好當不好當?
工業互聯網有什么不一樣?
工業互聯網與“軟”實力,無疑是互相成就的兩方。從之前的消費互聯網到今天的工業互聯網,正是其間產生的諸多改變,前所未有地凸顯了“軟”實力的價值。
“過去15年,以電子商務為特征的消費互聯網,讓人們習慣了網絡購物;未來15年,中國將進入工業互聯網的時代,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融合將是這一全新時代的突出表現!鲍@評“十大中國軟件企業家”、“中國軟件產業十年功勛人物”的雷毅博士如是說。
從消費互聯網到工業互聯網,生產模式、生產設備、生產者、產品形態和消費形態五大領域均發生了鮮明的變化,標志著整體產業正在發生著轉型升級和變革,新業態正在形成。雷毅指出,生產模式正在從大規模生產轉換成柔性動態組織模式;生產設備從過去人的體力的延伸,變成今天體力和腦力的拓展,機器自動按照人的指令來操作;作為生產者的人,過去是產品生產的執行者,現在則搖身一變成為產品的創新者和產品生產的組織者;產品形態也變得更加豐富,從過去純物理意義上的產品,變成物理與數字產品的結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消費形態的轉變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過去的消費是人們來購買廠家生產的特定產品,今天的消費則是人們可以提出個性化的需求,驅動產品的創新;消費互聯網是解決存量產品的銷售問題,工業互聯網則是催生全新的產品來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
降低產業門檻、支持轉型升級、催生新業態……這正是工業互聯網當下引發的變革,而其實現必須也只能依靠“軟”實力。事實上,各種軟件應用已經成為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先鋒,改變著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各種拍照軟件的出現,讓人人都可以拍出專業級的照片;各種打車軟件的出現,讓人人都可以成為兼職或者專職的司機;各種社交軟件的流行,則讓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生產者……正如北京市經信委黨組副書記張伯旭所說,當前的軟件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已全面覆蓋、全面支撐和全面融合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對各個傳統產業鏈條進行革命性的重構,不斷演進出新的組織形態,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強有力的驅動力量。
“引領者”如何沖破藩籬?
作為沖在時代最前沿的“引領者”,矗立風口的驕傲,代價也是巨大的:不得不率先應對落后勢力的阻礙,不得不率先變革自身以順應“互聯網 ”的潮流……
對“舊世界”的改造,必然會挑戰“舊制度”,并不可避免地對傳統利益群體產生沖擊。此時,政府如何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關鍵。北大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研究院教授李剛表示,過去我們一談到制度,首先想到的是管控,但其實服務才是政府需要發揮的首要作用,管控應該排在第二位。例如,面對互聯網金融這一全新業態,政府就采取了包容和支持的態度,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當各種打車軟件正對傳統利益群體造成強烈沖擊時,政府的態度卻顯得有些曖昧。針對打車軟件正在引發的傳統出租車行業的變革,李剛強調這是社會的洪流,是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政府需要順應時代潮流,發揮服務職能。
除了制度的藩籬之外,傳統軟件產業要扮演好“引領者”角色,還需要變革自身以全面擁抱“互聯網 ”。
“快”是傳統軟件產業必須具備的新基因!爸袊幕ヂ摼W企業,基于高訪問量,遭遇了很多傳統軟件企業所沒有遇到的問題,必須快速解決,必須快速開發出新的軟件,這就使得‘快’成為互聯網企業的一大優勢!背錾碛趥鹘y軟件企業的百度技術委員會理事長陳尚義強調。傳統軟件企業擁抱“互聯網 ”,就必須學會互聯網式的生存方式,在關注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具備“快”優勢。
“透明”則是傳統軟件產業必須適應的新環境;ヂ摼W化讓所有的信息都變得透明,也打破了基于原來的信息不對稱所形成的行業壁壘,只專注于某一行業的軟件巨頭將消失。對此,騰訊公司副總裁馬斌認為,傳統軟件產業要在信息透明化的今天,從云管端入手,用軟件的方式描述出人性的本質、管理的本質和營銷的本質,并以最恰當的方式匹配用戶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軟件產業也必須遵循全新的游戲規則。過去簡單的賣產品模式,形成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生意經;今天,互聯網化帶來的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的新玩法,傳統軟件產業必須學習并融入到新的游戲規則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