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類互聯網公司正不斷在小額信貸“跑馬圈地”,并“蠶食”傳統銀行的小額信貸市場份額,傳統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等零售信貸業務面臨巨大考驗。
傳統銀行除了在PC端、POS端進行小額信貸布局之外,移動互聯端的創新不斷提速。在試點半年之后,日前招商銀行在移動互聯網端進行零售信貸的O2O試驗,即挖掘線下存量客戶、在手機端全面推行“閃電貸”。
相比較查詢、轉賬、支付等業務,個人信貸業務是零售銀行業務在移動互聯布局的“最后一公里”。被互聯網企業不斷倒逼的傳統銀行正尋求在移動互聯端的突圍路徑。
撬動5600萬存量客戶
2014年12月10日,招行副行長劉建軍在移動金融戰略產品“一閃通”發布會上提出了“手機+金融”模式,認為未來銀行將步入“無卡化時代”。招行零售銀行業務也拉開了全線布局移動互聯網的序幕。
相比較早已在移動互聯網端實現查詢、轉賬、支付等業務,個人信貸業務是零售銀行業務在移動互聯布局的“最后一公里”。
“如果貸款業務可以在移動互聯網端實現,實際上零售銀行業務跟個人相關的所有業務的無卡化操作就落地了,未來就是去擴大應用場景的問題! 招商銀行零售信貸部副總經理趙曉君說。
近日,在試點半年多之后,近日招行推出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風控應用的、國內首款移動互聯網貸款產品—“閃電貸”,通過手機在線自助申請貸款,60秒即可完成貸款。而傳統模式下,客戶從申請貸款、遞交資料到貸款審批和發放至少需要3個工作日以上的時間。
按照招行初期的規劃,“閃電貸”初期主要深挖存量客戶,目前招行有5600萬零售客戶。2015年,計劃全年實現超百萬客戶的貸款發放。
當前銀行同業以及互聯網企業都在線上小額信貸業務方面已經開始“廝殺”,這一市場競爭將會日趨激烈。許多互聯網企業通過社交網絡、電商平臺等渠道,形成的海量的社交行為數據、交易數據等,但“有數據”與“放貸”之間未必能直接畫等號。
“現在進入小額信貸領域的機構很多,信貸領域的競爭,拼的是會不會用大數據,敢不敢用數據,數據如何定價,如何確定數據跟貸款損失之間的關系!壁w曉君說。
趙曉君認為,有數據不一定代表就能放貸款!皵祿c風險、數據與違約概率是什么關系?哪些數據跟風險違約概率、風險損失有關系?有多大程度的關系?所有的這一切是需要數據的驗證,尤其是需要損失數據、風險數據的驗證。有了數據積累,并運用這些數據進行放貸等行為,然后發生壞賬,形成損失后,才知道大數據是可用還是不可用,這在信貸領域是不可逾越的過程。金融機構這么多年來一直都在做這個事情,并且積累了很多數據和經驗!
小微金融再升級
實際上,受外部經濟增長壓力放緩以及部分地區不良貸款上升等影響,今年以來傳統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已有所放緩。將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劃歸零售銀行麾下的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也在對小微企業貸款進行重新審視或再升級,在保持小微企業業務戰略不變的前提下,局部微調的動作并不鮮見。
小微金融作為招行零售銀行業務“三大支柱”之一,其與財富管理、消費金融兩大業務之間保持何種資產組合配比關系,亦是招行管理層當前所考量的關鍵所在。
對于外界關于招行小微企業貸款增速相比2012年、2013年有所放緩的質疑,在趙曉君看來,小微金融業務目前的占比已經達到了當初招行發展小微金融所規劃的占比水平,占比超過30%,“再高就會使得整個零售業務資產的穩定性減弱,招行零售并不是追求某一業務‘一枝獨秀’,而是要使得整個零售業務體系更完善,追求的是收益、風險、運營成本和客戶經營的平衡”。
因此,現時小微金融之于招行零售而言,一方面,作為零售銀行業務“三大支柱”之一,該業務仍要保持適度增長,另一方面,作為傳統銀行小微信貸業務“領跑者”,該行的小微金融又要應對外部互聯網企業的沖擊。此次在零售存量客戶中全面推開的“閃電貸”,即是當前形勢下的一個務實之舉。
尤其當前中國個人金融客戶對其主辦銀行的忠誠度越來越低的形式下,零售銀行客群開拓難度加大,傳統銀行對客戶深度經營將面臨更高要求。
“與其他業務相比,貸款跟客戶的關系是一個強連接關系!壁w曉君認為, “閃電貸”初期集中挖掘零售存量客戶,實際上是一種比較新型化的存量客戶的貸款服務和深度經營!白鳛榻鹑诜⻊諄碚f,沒有此前線下面對面的交流和積累,尤其是面對高端客戶,就不能建立最堅固的客戶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