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聯通自主創新開發的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監測系統上線以來,監測惡意程序1891萬余個,監測感染用戶22.6萬個,監測到隱私竊取等8類287種惡意程序。該系統為解決移動互聯網流量計費爭議及相關投訴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投訴處理月平均時長縮短七成。日前獲中國聯通科技創新優秀獎。
該系統不僅為解決移動互聯網流量計費爭議及相關投訴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投訴處理月平均時長也縮短70%以上;通過采用Gn接口數據集中采集組網模式,節約投資成本及運營成本近330萬元。該成果目前已在中國聯通集團公司及天津地區得到廣泛推廣。這個由天津聯通網絡管理中心自主創新開發的監測系統也為“掃黃打非凈網2014”專項行動提供了有力保障,為維護企業形象、保護客戶權益、凈化公共互聯網環境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了解,天津聯通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監測系統通過對移動網側Gn口分組域流量的實時采集,在流量特征和關鍵字監測等關鍵環節上進行技術創新,實現對移動互聯網惡意、病毒事件等信息的監測、分析與處置,目前,還應用于工信部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樣本的認定與發布,以實現國家移動互聯網信息安全管理手段的建立,企業可以有效解決涉及的服務投訴事件,提升整體客戶服務感知,積極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
該監測系統以三大亮點贏得了今年中國聯通科技創新優秀獎。第一大亮點是,“創建移動互聯網全流量DPI深度識別”監測模型,解決目前基于網絡側監測惡意程序缺失問題,實現惡意程序監測技術的創新突破;第二大亮點是,采用自主知識產權“特征引擎和智能異常引擎”技術,實現基于“行為模式自學習”異常檢測與防護,監測準確率達99.9%,居行業首位;第三大亮點是,在全國首次采用移動PS域Gn數據接口“一次部署、集中采集、統一分發”技術方案,充分體現了“安全可靠、快速部署、減少投資”多方面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