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維圖新(002405,股吧)(002405)發布2014年半年度業績快報。2012年以后公司業績長期處于較為低迷的狀態,本次快報是否能傳遞給我們一些利好消息呢?
孔銘:是的。我查閱了這次四維圖新發布的半年度業績快報了解到,2014年1-6月四維實現營業收入4.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38%;實現營業利潤0.36億,同比增長141.7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59億元,同比增長25.25%,基本符合公司預期。
2012年,四維圖新業績下滑較快,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慢慢復蘇。在我看來,2014年公司業績開始向好,說明在經歷了艱難的2013年之后,目前公司盈利水平開始進入上升軌跡。
《動態》:在您看來,推動公司業績上升的主要動力是什么呢?
孔銘:我認為,公司業績提升主要系車載導航電子地圖收入實現大幅增長。我了解到,公司營業利潤實現同比增長141.76%,主要系公司美系、歐系汽車客戶的銷量提高所帶來的高毛利導航電子地圖收入占比的提升。
我覺得,地圖是本地化O2O的底層平臺和入口。隨著智能終端普及率的上升,基于移動端的O2O將爆發出比PC端O2O更大的商業價值,其本質在于拉近了商家與客戶,使得商家在廣告促銷上更精確,同時客戶基于本地化O2O搜索可以更快捷的找到商家。未來在移動端O2O的商業王國中,地圖將扮演重要的“入口”功能,因而包括阿里、騰訊、百度、谷歌、蘋果等IT巨頭都在地圖領域投入巨大。而四維圖新在電子地圖上表現出的不凡業績,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將有力推動四維的發展,確立行業地位。
另外,不僅僅是公司車載電子地圖業務,我了解到,報告期內公司車聯網及編譯服務領域收入也在持續保持穩步增長。
《動態》:您剛才提到了車聯網業務,能否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目前四維圖新的車聯網業務有何利好消息推動呢?
孔銘:車聯網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它的現有模式可分為由車廠主導,與汽車控制系統緊密聯結,能實現復雜功能的前裝車聯網模式;主要由創業公司推動,能監測部分汽車數據的后裝OBD模式;由互聯網巨頭主導,主要關注車載娛樂系統,本質為車上移動互聯網模式。
四維圖新在車廠前裝車聯網市場競爭優勢明顯,通過前裝車聯網實現更多控制功能,通過引入移動互聯網內容資源和社交平臺,為用戶提供更佳服務。我認為,四維圖新將是車聯網市場爆發過程中受益最大的核心標的。
目前公司車聯網業務除了我前面提到的車載導航產品外,還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動態交通信息、車聯網及地圖編譯服務、在線服務及行業應用等幾大類。其中前裝車載導航產品平穩增長,受益部分德系車品牌由高德切換到四維,2014年或有高增長;消費電子是此前拖累公司業績的罪魁禍首,但目前影響已微乎其微;車聯網和其他互聯網相關業務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增長點。
同時,今年以來的政策也表明政府在積極推動整個車聯網生態系統的建設。我了解到,國家頒布的《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辦法》規定,已經進入運輸市場的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各地應合理制訂安裝計劃,確保于2015年12月31日前全部安裝、使用衛星定位裝置,并接入道路貨運車輛公共平臺。隨著車輛監控的逐步落地,未來基于以導航定位為核心的車聯網業務落地進程將加快。這無疑將利好四維圖新的業務發展。
《動態》:記者了解到,今年騰訊入股四維圖新。這將對公司產生哪些影響呢?
孔銘:據我了解,四維圖新于今年5月5日公告宣布與騰訊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騰訊同意以人民幣12億元受讓四維圖新11.28%的股份。
在我看來,與騰訊的合作,一方面從國企改革機制上激發公司經營活力,另一方面將打通公司2B、2C端的圖商業務服務。騰訊移動端的強大應用流量將激活四維數據活性,未來公司有望實現成為內容、數據、服務為一體的全方位車聯網企業。同時,與騰訊的聯合可幫助公司從前裝走向后裝,從安全服務、導航服務走向娛樂生活服務,完善公司車聯網業務領域。
另外,由于微信在移動互聯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使得目前移動互聯格局分為騰訊和非騰訊。跟騰訊合作,將大幅提升公司想象空間,并且這樣的合作是有股權性質的。未來以微信為主導的移動互聯格局確立,而因此提供底層數據平臺的四維將因此受益。
《動態》:公司2012年以來也遇到了許多發展瓶頸,比如說諾基亞產品銷量下滑帶來的業績大跌等,現在對公司的發展是否依然存在影響呢?
孔銘:諾基亞曾經是四維圖新的大客戶之一。我了解到,2013年諾基亞中國區的智能手機銷量延續了2012年以來的大幅下降趨勢,直接導致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導航電子地圖收入由2012年的1.71億元大幅下降至2013年的0.54億元,同比下降68.5%。雖然公司在車載領域的導航電子地圖收入同比增長9.6%,但消費電子領域的收入下滑仍拖累導航電子地圖整體收入下滑13.0%。
2012年導航電子地圖業務貢獻了公司61.1%的毛利潤,因此來自諾基亞的收入大幅下滑是拖累公司業績的主因。但是從2013年開始,消費電子導航電子地圖收入占比已經逐漸降低,我認為2014年其對公司的業績影響將變得微乎其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