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首個海上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渤海灣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建設及無驗潮水深測量應用研究”項目成功通過專家組驗收,其服務區域內實時動態定位精度達到平面優于3厘米,垂直優于4厘米。這標志著北斗系統海上定位精度進入“厘米”時代。
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高級工程師王閏成介紹說,該項目在渤海灣建立了3個北斗/全球定位系統(GPS)試驗基準站,提供試驗區域實時厘米級定位服務,建立渤海灣北斗參考橢球面與深度基準面格網轉換模型,構建北斗無驗潮水深測量技術體系,為利用北斗系統實現高精度水下地形測量奠定了基礎。該系統的最大特色在于能夠獲得高精度的定位、高程信息,基于該系統的高精度實時水深信息服務,將為深吃水船舶乘潮進出港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為海事測繪、海洋工程等提供高精度定位數據。
參加驗收會的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提出了渤海灣高精度北斗導航服務總體架構,研究了信息播發模式,初步形成了一套數據處理、信息服務技術體系和方法,經過陸地定點和車載測試、海上走航測試及4個月的連續試運行,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渤海灣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是北斗系統在海上應用的重要步驟,該系統建設、測試和試運行過程中的技術驗證和經驗積累,將為實現中國沿海的海上高精度快速導航定位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該系統的建成,還將為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國際航海應用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