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matics作為車聯網發展的初級階段,一直被認為是最能快速實現應用落地、并成為規模應用的分支之一。然而,從近兩年物聯網相關產業發展來看,無論是大眾的接受程度、還是產品及服務的應用普及程度,T服務已開始要落后于智能家居的發展速度了。
除了產業鏈長、角色眾多、分工協作的復雜,以及汽車行業的特殊性造成的新產品及相關技術、服務需要更長時間論證研發之外,目前的前裝市場,對如何落地實現車聯網服務的切入點,似乎也出現了偏差。

今日,國內前裝市場的車聯網參與者,還停留在進行基礎信息節點——汽車智能信息系統的建設,然后依靠搭載了信息系統的車載設備為用戶提供車聯網服務。
目前,市場上的T服務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
車輛安全類
基于車輛分析及信息,包括車輛診斷、遠程診斷、故障提醒、車況月檢報告等;
基于車輛信息延伸,包括保養提示、保養預約、道路救援等;
基于人身、財產安全,包括事故救援、緊急救援、車輛防盜、車輛被盜追蹤、遠程控制等;
-
導航及交通信息類
包括POI搜索與導航、在線路徑規劃、實時路況、交通信息、等;
-
信息類
包括天氣信息、新聞資訊、商旅信息及預訂、股市等;
-
娛樂類
包括電子書、藍牙音樂等;
-
通信類
包括語音接打電話、發短信、查看郵件并語音讀取、wifi熱點、同步通訊錄等。
要是問到為什么會提供以上這些服務,答案標準、理由充分:要增加車載終端對用戶的粘性,吸引用戶持續使用,這樣才能獲取數據,才會逐步形成可以打通的商業模式。這么說似乎無可厚非,但讓用戶在車內可以用車機上網、打電話、可以獲取一些信息和服務,就足夠稱為“我們為用戶提供車聯網服務”了嗎?
車聯網服務在不同類型車輛上的應用存在很大區別,就像特種車輛以位置監控、電子圍欄為核心,客運車輛以安全保障、營運效率提升為核心,而目前上述的T服務或功能還遠不是車聯網服務在乘用車領域的核心應用,并不能體現車聯網服務的核心價值。
僅僅從產品層面考慮帶給用戶的價值,在產品設計上過多追求并強調亮點、殺手級應用,重量不重質,直接在車載設備上疊加移動互聯網應用,實際上是忽略了在車輛實際使用場景下的實用性,模糊功能與服務的概念:功能可以在單點或有限使用范圍內讓用戶覺得好用,如果沒有了用戶也能找到其他替代方案,長久來看功能帶來的價值是短期的,而且在車內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功能也是有限的;但服務帶來的是價值是長期的,并且可延伸和擴展,在進行服務切換的時候會有明顯的感知和切換成本。
前裝市場的車聯網服務發展方向基本由車企主導,在經過這幾年的探索和嘗試后,車企應該更清楚的認識到,車聯網帶來的價值不應該只停留在通過新科技產品帶來銷量和品牌的提升上,車聯網也會為車廠技術、服務體系的優化和改進作出貢獻。
這就需要車廠逐步認識到,車聯網服務的核心價值必然是服務而不是功能,這個服務是指:
-
1.不是在車內對用戶生活需求的多面覆蓋,不是在車內用車載設備取代手機,而是專注于對車輛本身、車輛使用場景下的實際需求覆蓋;
-
2.不是用戶通過車載設備獲取單純線上服務,而是涉及到和車輛相關的線上、線下服務的有效整合,是當用戶需要服務時,相關服務提供方能夠有效共享信息,形成聯動的服務;
-
3.不是用戶需要通過不同渠道獲取不同類型的服務,而是用戶通過任何渠道發起服務需求,服務獲取的過程和最終的服務提供是統一的,用戶對不同服務渠道的服務感知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