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無論蘋果也好,無論汽車制造商也好,大家都看好車聯網屬于未來一個龐大的蛋糕,這塊蛋糕當然自己能夠拿下是最好的,但是問題恰恰擺在這里,有沒有能力做這項事情,或者如何才能給做這件事情讓自己有蛋糕吃,這些可能才是重要的。
蘋果公司推出移動操作系統汽車版,定名為CarPlay,該系統將率先在法拉利、沃爾沃和梅賽德斯-奔馳車型上亮相,意味著“車聯網”游戲越來越向深入發展。
不過更多的念頭逐漸拋出來,這個游戲怎么玩兒?蘋果弄一個操作系統然后大家跟隨?蘋果本身過于封閉的生態能讓“車聯網”走到什么樣的前途?如果蘋果系統能夠玩得比較好,未必邀請的中國玩家怎么辦?
第一、開放的姿態才能讓自己吃到蛋糕。
無論蘋果也好,無論汽車制造商也好,大家都看好車聯網屬于未來一個龐大的蛋糕,這塊蛋糕當然自己能夠拿下是最好的,但是問題恰恰擺在這里,有沒有能力做這項事情,或者如何才能給做這件事情讓自己有蛋糕吃,這些可能才是重要的。對于蘋果公司來講,筆者想要講的是給予更多的開放空間。對于中國汽車企業來講,筆者想要講的是拿出更多的積極態度。
雖然使用蘋果系列產品,但是能夠感覺到蘋果對于其它系統產品的排斥,這給予用戶一種非常不好的印象,當然,如果當年喬布斯幫主實現了其iCar,或許蘋果相關的系統上述的汽車企業名單也不會出現,不過值得慶幸的事情是,其在汽車硬件上不得不讓更多的參與者參與,這些才能帶來更多的互動和創新。
當然,從發布會上展示的一圖片能夠給予人們帶來一種沖擊,但是這種沖擊并沒有變革的意味,主要的原因在于僅僅通過自身系統以及疊加一些大屏幕,這些沒有辦法改變汽車的系統,至少作為出行工具,并沒有產生變革的科技,這些蘋果公司必須給予正視。
汽車系統太過于復雜,不是簡單的一個蘋果屏幕就可以控制,特別是汽車作為交通工具安全的重要性,這些的難度要遠遠高于智能手機。而要完成這項技術,可能需要汽車企業和蘋果公司的深度合作,包括互相放開一些控制系統參變量,但是不知道蘋果是否準備好了?這種方式有點像“要想成功必先自宮”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