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摘要:車聯網是用于汽車駕駛管理的網絡系統,是智能交通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包括蘋果、谷歌、華為等在內的設備及網絡公司都開始進軍該領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雖然從應用而言,車聯網前景非常光明,但是離正式使用,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畢竟,全球只有美國研究機構完成了第一階段5000輛汽車的車聯網試驗任務。不過,由于標本數量過少,亟待展開第二階段試驗。目前,包括谷歌、華為等科技公司在內,都積極進軍車聯網領域。
說到智能汽車,就不得不談到車聯網。時至今日,特別是過去的2013年,車聯網已然成為智能交通發展的主要動力。1997年,通用汽車公司在凱迪拉克汽車上安裝了“OnStar”系統,揭開了現代車聯網服務的序幕。該系統不僅僅能實現車與后臺間的通訊,還可以實現車與車,車與路以及車與人之間的信息傳輸,這樣一來,每輛汽車都成為物聯網中的設備,形成了一個汽車行業的物聯網。
“‘車聯網’技術將重新定義汽車NDA!睂τ谲嚶摼W的未來,通用汽車公司頗為樂觀。同時,作為一項新興技術,車聯網的市場潛在利潤空間亦相當誘人,以現在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為例,據有關調查研究預測,2015年,中國汽車年產量規劃將達2500萬輛,車聯網應用和服務滲透率或接近10%的臨界點,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
誘人的市場盈利空間,自然吸引著各路廠商摩拳擦掌,紛紛推出車聯網自有品牌及技術,試圖分享這塊市場“大蛋糕”。目前的各汽車廠商中,車聯網產品主要有美國通用汽車的OnStar,福特汽車的SYNC,日本豐田汽車的G-BOOK以及德國寶馬公司的iDrive系統等,經過幾年的發展改進,這些系統的發展已較為成熟。而對于起步較晚的中國車聯網市場,自主品牌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則是上汽集團(600104,股吧)的inkaNet,長安汽車的incall,吉利汽車的G-NetLink和一汽公司的D-Partn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