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nxp5x"><big id="nxp5x"><noframes id="nxp5x">

    <var id="nxp5x"><video id="nxp5x"></video></var>

          <em id="nxp5x"></em>

             首 頁 商會簡介 商會章程 分會動態 組織機構 行業動態 會員之窗 產業要聞 加入我們 申請專題小組 關于我們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動態
            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的恐怖平衡
            2014/2/11 來源:華夏時報

            馬云把11月11日的光棍節變成了馬云的淘寶節,馬化騰差點把春節變成了微信的紅包節。

              筆者在馬年前已經發現騰訊的“珍珠港事件”的可怕襲擊——微信紅包,作為一個早在2011年初就使用微信的第一批用戶(早于很多騰訊內部人士),深知其厲害,不得不捆綁筆者的招商銀行銀行卡,其間接收和發放紅包不過1000多元,但是,筆者知道,其作用不在于發放和接收紅包的金額,其目的很單純:讓你把微信和銀行借記卡捆綁。之后,筆者又通過微信理財通購買了幾萬塊錢的華夏基金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大約在年化收益率6.75%左右。

              筆者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去年的余額寶的定義是互聯網金融,對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的微信紅包和微信理財產品定義為金融互聯網。馬云的支付寶和余額寶直接和間接地沖擊到銀行和基金特別是貨幣基金業,而馬化騰的微信支付首先是對銀行和基金業業務的延伸,是巨大的幫助,從本質上來說是幫助金融行業實現金融的互聯網化,馬化騰更有可能受到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的大力支持。

              在此之前,以馬云的支付寶和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在現實的世界中一網獨大,是對金融行業傲慢與偏見的巨大沖擊;不過,沖擊過后,馬云的帝國又形成了在互聯網金融上獨大的江湖壟斷地位,這無論對互聯網金融還是對金融互聯網來說都是不利的。而馬化騰的微信紅包則逐漸打破了這一局面。2014年,可以預見,馬云的互聯網金融和馬化騰的金融互聯網會形成一個“恐怖平衡”局面,這一局面對整個金融界和互聯網界都是好事。正如早期馬云所言,你銀行不改變,我就改變你銀行,F在,馬化騰對馬云說,你要一網獨大,你不改變,我照樣改變你。

              筆者非常贊同這類的競爭!互聯網對紙媒的沖擊如同對假山的沖擊,即便沒有互聯網的存在,你們也不過是供少數人觀賞的風景而已;對零售行業的沖擊按說不大,因為對商業的保護政策幾乎沒有,商業早已精細化,如同沙灘,不好意思:即便是沙灘照樣可以進水;對金融的沖擊,金融行業在中國可是銅墻鐵壁,無奈,一旦遇到金融地震,比如美國的次貸危機、中國的地方債危機、錢荒等,互聯網金融就是地震后的海嘯,地震沒震死。但是,互聯網的水足夠淹沒你兩回。

              現在,筆者想說的是,不好意思,國家可能會允許互聯網對紙媒和零售行業的沖擊,但是,國家絕對不會讓互聯網對金融行業產生實質性的沖擊;ヂ摼W對紙媒的沖擊,對社會的穩定不會產生實質性的“負面”影響;對零售行業的影響更不會波及社會穩定;只有對金融行業的致命影響才會造成對現有利益格局產生破壞甚至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銀行基本都是國家的,每年上萬億的稅收,上百萬億的資產負債,豈能容你覬覦?

              馬化騰所做的與馬云所做的,在外行人看來都是互聯網金融,其實,筆者認為是大錯特錯了。馬云的支付寶是典型的第三方支付,是純種的互聯網金融,余額寶也是借助互聯網平臺賣貨幣基金而已,屬于新生的互聯網金融。而馬化騰的微信支付則是典型的金融互聯網,首先,從微信紅包來看,微信通過(其實是省略了財付通這個騰訊的第三方支付)捆綁銀行卡,將你的銀行卡多元化支付,騰訊所要的并不是從中賺錢,而是讓你將銀行卡與微信捆綁。僅此,微信賣基金與支付寶賣基金也不一樣:微信直接與銀行卡掛鉤,而余額寶看似可以直接由銀行卡轉入,但前提是該銀行卡必須事先與支付寶掛鉤開通了快捷支付功能。

              這就是騰訊1月30日香港股價創545港元歷史新高的原因。至于其他互聯網公司為何達不到微信紅包的效應,那是因為互聯網公司都沒有QQ這個從小就培養用戶和親情的平臺,很多門戶也都嘗試過類似于QQ的即時通訊工具可惜都失敗了,阿里的“來往”商人居多、微博都是網上陌生人,誰為誰發紅包啊?騰訊收購嘀嘀打車后,捆綁微信每次叫車成功后,給司機10元,給乘客10元,這是基于陌生人互信的獎勵。而微信紅包,騰訊已經不需自掏腰包就能把上億用戶激發起來了。所以,大家別跟騰訊比微信紅包了!你們干點你們熟悉和擅長的吧。

             
             
             
            《通信市場》 中國·北京·復興路49號通信市場(100036) 點擊查看具體位置
            電話:86-10-88210277, 68225742
            京ICP備05054873號
            ◆建議使用 Microsoft IE6.0 以上版本 800*600瀏覽 如果您有什么建議和意見請與管理員聯系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全部欧美老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