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余額寶點燃了互聯網企業的金融夢,京保貝的誕生,無疑是在開辟新的戰場。
12月初,京東避開與余額寶、百度百發在消費端正面對壘,小步包抄供應商端,宣布旗下京保貝上線為京東供應商提供3分鐘融資服務,據網易科技了解,上線一周時間,已有八家供應商簽訂正式融資。
在供應商端摸索一年之久的京東金融版圖,理想的是通過京保貝這個楔子打開局面,而從一開始通過向銀行推薦可授信客戶,“販賣”信用,到自己運營信用,京東開始走自己的金融路數。
拆解應收賬款玩法
12月6日,京東宣布旗下名為“京保貝”的3分鐘融資到賬業務正式上線,按照京東金融發展部總監王琳介紹,“京保貝”的設計構想是以在京東上的供應商數據為基礎,通過對供應商信用評級,為其提供3分鐘的融資服務。
“首先供應商要獲得一個融資的資質,需要供應商先在京東至少要有一個月穩定的采購后,可以申請融資!蓖趿战榻B,京保貝會根據數據的情況,加上相應的采銷人員的訪談,給供應商做出A-E五個級別的評級,從而獲得相應的融資額度。在整個流程中,只有簽訂書面合同是在線下的,其他環節均在線上完成。
另外,融資的額度是動態調整的,會根據供應商在京東的采購情況、入庫情況,系統會自動進行計算。
和傳統銀行以個人不動產,比如房屋、汽車作為個人信用資質不同,京保貝放款的信用基礎依據則是應收賬款。
王琳透露,因為供應商跟京東有合作關系,一旦京東向供應商采購了貨品之后,對京東而言就形成應付賬款,“我們就以這個應付賬款為基礎,因為它是將來可以預見到的現金流,大家都知道去看融資的話,你是不是給一個企業貸款,主要取決于企業的資質,償還能力,這個就是一個可預見的現金流!
由此不可回避地產生了一個問題,既然以應收賬款為信用評價基礎,那么,應收賬款是否又成為了京保貝提供貸款的隱秘通道呢?
也就是說,因為京保貝擁有供應商大量的應收賬款數據,京保貝的自身融資系統是否是通過占用供應商A的應付賬款,來向供應商B放款?如此循環,京東被指占用中小商家利潤。
對此疑問,王琳解釋,京保貝是通過京東旗下小貸公司運營,據網易科技了解,該小貸公司已在上海嘉定區獲得小貸牌照。
在資金的走賬上,王琳表示,所有借出去的資金都是走小貸公司的賬戶,都是從小貸公司直接對應供應商的客戶,而對于供應商的應付賬款,則是通過京東旗下電商的結算系統。
“結算系統和融資系統只是在供應商的數據上有交互,資金方面,兩個系統之間做了隔離”王琳說。京保貝的產品跟結算整個是脫鉤的。
某大型銀行業從業人士告訴網易科技,如果融資主體是由小貸公司負責,小貸公司的資金流向會受到監管部門的監管,是與非小貸公司的經營主體之間進行風險隔離。王琳透露,因小貸公司注冊資金當時不算特別大,“可能近期也在考慮再增資”。
策略式虧損玩金融
事實上,早在2012年3月,京東開始籌劃供應鏈金融,6月與中行、工行等銀行達成合作,正式上線供應鏈金融系統。截至2013年,供應鏈融資累計80億元。
簡單的說,此時,京東在供應鏈金融中扮演類似于中介的角色,供應商憑借其在京東的訂單、入庫單等向京東提出融資申請,核準后遞交銀行,再由銀行給予放款。
前述銀行人士向網易科技分析,在此模式中,比如銀行按7%放出貸款,供應商拿到貸款是10%的利率,京東在中間賺取的是3%的中介費用。
“如果由京東牽頭做供應鏈金融,那么京東的角色即是類銀行性質”,該人士表示,在此模式中,供應商向京東申請融資,如果10%的利率,則10%均是歸京東所有。
不過,這其中就涉及到核心問題,即京東融出的資金從何而來?王琳告訴網易科技,京保貝的所有資金均是京東的自有資金。
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去年7月份,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曾在微博上自曝稱,201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只有一個數字比較難看:凈利潤為負!”
更為嚴酷的是,今年年初,今年2月27日,阿芙精油創始人“雕爺”發表近千字微博——《三問劉強東》,向京東商城隔空催賬。微博上表示,阿芙精油已從京東商城撤店4個月,仍被拖欠數百萬元貨款,拖欠時間逾數百天,其間京東商城一直以各種理由不予結款。
與此同時,歐時力、Jansonwood等商家也先后對外表示,京東商城綁架品牌商強制促銷。
對此疑問,王琳的直接答復是:“京東不缺現金”,王琳稱,京保貝初期是按幾個億的規模,資金一部分來自于營收,另一部分則來自公司融資。
今年年初,京東商城確認已完成新一輪約7億美元的普通股股權融資,投資方包括新股東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和Kingdom Holdings Company。這是京東商城的D輪融資。
此前京東商城已進行過三輪融資。2007年,京東商城獲得來自今日資本千萬美元融資;2008年底,今日資本、雄牛資本以及亞洲著名投資銀行家梁伯韜私人公司共計2100萬美元聯合注資;2011年初,京東商城獲得俄羅斯投資者數字天空技術(DST)、老虎基金等共6家基金和社會知名人融資共計15億美元。
對于京東的不盈利,王琳則認為,“公司沒賺錢,你要看是什么樣的,公司可以一直處在盈虧平衡頂上,但是它的增長幅度是非常高的,這樣是一種策略性的不賺錢,如果一個公司增長的很快,但是它離那個盈虧平衡點很遠,這樣的公司是危險的公司”。
王琳坦言,在這幾年,對京東而言,增長是最要緊的一個任務,“現在是各個電商在拼地盤的時候,一些小的電商紛紛的都不行了,他們空出的市場份額被這些做全品類的電商都給拿下了”。
“京東做金融,現在還沒找銀行借錢,或者是也沒做資產證券化的東西,去把我們已經形成的債務變成資金注入”,王琳一再聲稱,“京東已經有的現金來做金融這塊事是綽綽有余的”。
供應鏈爭奪升級
作為自營B2C起家的電子商務公司,京保貝只是京東金融版圖中的基礎,未來要做的,是更大的版圖。
事實上,在2012年,京東在2012年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網銀在線。后者于2003年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050萬,2011年5月3日獲得支付牌照。經過為時一年的合并調整,網銀在線重新上線,并且獲得了基金支付牌照。
之后,京東的金融觸角開始往理財服務延伸,據悉,京東已經與多家基金公司談妥合作,年底將上線一批理財產品。此前京東已經開始銷售保險產品,且正在申請保險代銷牌照。
而對于消費金融,京東則是根據用戶信用卡消費情況統計數據,介入個人消費者的融資業務。比如分期付款等。王琳透露,分期購買模式最快到過年左右就能上線。
不過,和市場理解的金融分類不同,王琳介紹,京東的金融從大的劃分是自營業務和平臺業務,自營按照客戶又分為對企業和對消費者個人兩大塊,對企業,比如京保貝,對個人比如分期付款等。
平臺業務,王琳稱可以理解成為給金融電商類似的平臺,“自營業務可以進駐這個平臺,其他基金公司、銀行業可以入駐”。
王琳介紹,京東金融未來一年的幾個步驟:首先是向京東供應商提供融資服務;之后會向京東合作伙伴提供融資、理財服務,在此基礎上,再向向京東生態圈的上、下游提供融資、理財服務;最好,是向京東生態圈外的企業提供融資、理財服務。
盡管如此,京東的供應鏈金融的觸角依然只能局限在供應商,事實上,無論是傳統銀行,還是電商,在供應鏈端的金融布局早已悄然撒網,市場競爭已經從單一客戶之間的競爭轉變為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中信銀行16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其“供應鏈金融”累計融資額已超過4500億元,同時帶動存款超過1000億元。
依托華潤集團的華潤銀行也在探索產融結合+供應鏈金融模式,試圖通過供應鏈金融全流程一站式服務,實現核心企業、授信客戶、物流監管方和銀行的多方對接。
對于同類電商企業,阿里與蘇寧也早就開始發力供應鏈金融服務,其中,2012年6月,蘇寧易付寶獲得央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同年12月,蘇寧創建“重慶蘇寧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面向全國上游經、代銷供應商全面主推供應鏈融資業務,單筆融資額最高可達1000萬。
騰訊控股集團副總裁兼旗下易迅網CEO 卜廣齊近日也放言,未來將考慮整合銀行、保險等金融資源,建立騰訊電商的供應鏈金融平臺。
獨立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告訴網易科技,京保貝的模式與蘇寧等模式沒有根本區別,都是通過小貸公司獲得牌照,加上之前的支付牌照等,向供應商提供融資服務。
核心是數據
王琳透露,剛剛回來的劉強東,對京東的金融布局提了兩點要求,最基礎的是要做好支付的布局,在此基礎上,完善品類。
京東只是洶涌的互聯網金融大軍中最新的一員,在眾多電商企業、P2P企業紛紛試水后,近期,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大鱷相繼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11月,支付寶錢包宣布獨立品牌運作;10月底,百度金融中心推出“百發理財”,以年化收益8%的賣點直面挑戰年化收益近5%的余額寶;同月,阿里控股天弘基金,突破1000億的余額寶無疑成為互聯網金融的經典案例。
隨后,網易也宣布正式加入該領域,近日網易宣布正式推出在線理財平臺“網易理財”,并將于12月25日開售理財“添金計劃”,參與該計劃的用戶不僅可享受豐厚穩健的投資收益,還將獲得網易贈送的高達5%的活動補貼。
和傳統金融領域不同,互聯網金融的一大特色就在于通過數據挖掘,開展高附加值的增值業務,進而根據不同客戶和市場需求設計不同金融產品;互聯網金融時代,誰擁有數據誰就獲得了話語權,數據的價值來源于對交易行為和信息數據的深層挖掘和研究,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壯大則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大數據的分析能力。
顯然,經過10年的發展,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已經積累了海量的零售客戶資料和交易行為信息,且數據集中度高,通常橫跨多個行業。而以百度、騰訊、網易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也有各種各樣的用戶數據積累。因此,在大數據時代,很多互聯網公司如果搭建金融服務,會比現在的金融機構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