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就在2011年中旬,一股基于地理位置發現好友的產品正在市場上走紅?紤]到公司已經在基于地理位置方面的社交產品積累了經驗,Evan帶領團隊開始打造一款新產品,這就是2012年上線的LBS社交應用Circle。當Circle再度出現在媒體的視線中時,Evan對于用戶需求的把握發生了大幅度的轉折。Circle就是一個本地化的Twitter。

當外媒近日再度報出Circle的產品更新消息時,這不禁讓人感到驚訝,一個2010年底創立的公司竟然在社交產品泡沫幾度被擠破的時代,竟然還頑強地活著。
這個公司名為Hawthorne Labs,創始人Evan Reas在公司建立之初的目的就是要做一個基于地理位置服務的產品。當時的他還只是斯坦福大學的學生。
在打造第一個產品時,面對Facebook和Twitter的火熱,Evan發現基于校園的社交網絡如果能添加地理位置元素,豈不是會很方便大家認識周邊感興趣的同學。于是,LikeALittle.com網站誕生。大家可以在上面匿名向周邊的學生發送各種“小紙條”。
雖然這個網站經歷了一個病毒式擴張的飛速發展期,但在學生的興趣逐漸衰落后,再加上公司創始人團隊非美國國籍問題,導致后期的運作并不得力。
Evan后來反省,一個小應用如果僅僅是滿足學生群體之間的打情罵俏,這個產品的市場空間其實過于狹小。
而當時,就在2011年中旬,一股基于地理位置發現好友的產品正在市場上走紅?紤]到公司已經在基于地理位置方面的社交產品積累了經驗,Evan帶領團隊開始打造一款新產品,這就是2012年上線的LBS社交應用Circle。
在產品的定位上,Circle的功能主要是幫助用戶發現自己有哪些好友在附近。相比于同類產品,Circle的特點是將好友進行了群組設置,比如用戶加入了了“斯坦!贝髮W群,那么當這個群里的朋友出現在自己周圍時,用戶就會看到他們的動態。
雖然這個想法在當時的眾多LBS社交產品里都盛極一時,但最終他們發現,這個功能對于用戶的吸引力并不長久,比如用戶僅可能在某個特定的活動中想要看看附近有哪些好友出沒。但一旦逃離了那個氛圍,用戶也并沒有興趣再度打開這個應用。
如今,當Circle再度出現在媒體的視線中時,Evan對于用戶需求的把握發生了大幅度的轉折。
“”比如你想借一個備用輪胎,你不可能Circle就是一個本地化的Twitter。發在Twitter上,因為你的好友可能并不在附近,但在Circle上,你可以向周邊的人求助。
Evan介紹,Circle這種應用目前在媽媽級的人群中比較火,因為附近的媽媽們可以一起組織孩子們出來活動、互相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
但總的來看,用戶群的覆蓋度也在擴大,各式各樣的人群找到自己的需求。比如他們在上面散發當地優惠券、釣魚的人群在上面去找當天釣魚的最佳地點、甚至芝加哥的理發師會提醒大家附近發生的槍擊案。目前,Circle的用戶數超過了1000萬。
為了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Circle的新功能將提供不同信息的發布渠道。比如新聞類、家庭類、運動類、百科類甚至夜生活等。
在尋找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服務方面,Circle終于開始逐漸回歸到用戶的真正需求和可以滿足他們的方式。
從Circle的成長歷程上不難看出創業產品經常會面臨的問題,即如何從曾經所熱捧的概念中走出來,并發現用戶在產品中的最真實的需求。
Evan相信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一定會有發展空間。關鍵是等待泡沫破滅的過程中,誰能真正回歸到解決用戶的生活問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