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0日是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我會聯合多家行業協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北京市科協的支持下,特組織 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基層特色活動--“講述中國計算機發展歷史,向中國信息產業的科技開拓者工作者致敬”。

會議現場
活動的主題為:2024“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回顧先輩功績,沿著先行者的足跡開拓創新,聯合舉辦單位有: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信息化工作委員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數字經濟分會、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大數據產業分會、中國通信學會通信設備制造技術委員會等

活動由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大數據產業分會秘書長鄺世誠主持
鄺世誠闡述了本次活動的意義:今天會議主題:回顧先輩功績,沿著先行者的足跡開拓創新。此主題引用謝高覺副部長為《溯源中國計算機》一書題詞之語。今天在座的老同志最大88歲,平均年齡超過七十五歲,今天我們選在北京郵電大學召開此次會議,希望大家重溫學生時代,感受學生生活!祝老同志身體健康!

徐祖哲回顧電信業務技術進步和中國計算機
中國計算機史研究學者徐祖哲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講解了《電信業務技術進步和中國計算機》。50年前,郵電部開始采用計算技術,改㚆傳統的電報和電話人工服務,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不僅加快了傳輸速度,減少了人工差錯,明顯地提升了服務質量。長途自動電話的計費計算機使用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計算機技術,成為國內第一臺24小時連續服務的電子計算機。自動譯報機的漢字壓縮技術,首開中國漢字處理工作,成批生產裝備了上百座大中城市。1980年開始建沒的計算機轉報系統構成了連接全國各省的自動傳輸網絡,10年時間聯通了全國1962座城鎮,還節約了2/3以上的報務員。這些工作都達到了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電信技術人員和數萬名電信職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面對當前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大數據等新技術,歷史的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更要學習創業前輩的拼搏精神和嚴格的科學態度。
之后在與會專家座談并講述當年信息產業的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與會專家座談講述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向信息產業科技工作者頒發“紀念證書”

中國計算機史資深專家、北京信息產業協會創會秘書長徐祖哲 (左)

張伯旭 原北京市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我會原監事長 (左)

靳東濱 中國電信原副總工(左)

袁明孚 中國移動原副局長(左)

希玉久 國家無委無線電頻譜管理中心教授級高工,原副主任(左)

鄭人愷 原信息產業部北京郵電設計院黨委書記(左)

閔士權 原中國廣播衛星公司總工(左)
盛達昌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原副秘書長,原錢老秘書(左)
葉爾強 清華大學玉泉醫院原副院長、葉培大院士之子(左)

北京信息產業協會理事長牛少彰向錢寶亮、趙恒禮、王寶會、康軍頒發證書
2023-2024年度《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頒發“北京科協”創新爭先活動證書(北京信息產業協會理事長牛少彰、元宇宙專家委員會主任龔才春二人榮獲此項殊榮)

簽名并贈送《溯源中國計算機》一書


集體合影
鄺世誠最后總結:在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時,我們向中國計算機的開拓者工作者,您們為推動通信信息化建設、促進通信技術發展與計算機歷史研究科普活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致以崇高的敬意!
長期以來,中國科技工作者以科技為筆,書寫下對祖國最深情的詩篇,沉淀下寶貴的科學家精神。通過一個個心懷家國、守正創新、求真務實、無私奉獻、協力攻關、立德樹人的科學家故事,我們清晰觸摸到他們身上可追可及的信仰之光,真切感受到力透紙背的精神偉力。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但科學家精神的初心永恒,其所蘊含的道德品質、價值理念、思想體系、歷史邏輯和時代意義,不斷給予廣大科技工作者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精神力量,為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提供了廣闊舞臺、培育了良好生態,成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精神給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