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6月10日,由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主辦,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大數據產業分會、《中國信息化》雜志社、北京信息產業協會協辦的2021年國有及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技術與應用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為“數字化轉型中的新成長 新機遇 新發展”。大會上午的議程由主辦方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士文主持。會議圍繞國有及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技術與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來自眾多政、企、產、學、用的全產業鏈500余名代表參會。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公務員局原副部長級副局長、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理事長楊春光代表主辦單位致歡迎詞。

原電子部副部長兼國家信息化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呂新奎致辭。

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尋寰中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善林做題為《互聯網與工業互聯網》的主題報告。楊院士分享了互聯網發展的啟示、工業互聯網的需求、現狀、關鍵技術和實現路徑等。
他表示,在工業互聯網發展初期,要在標準體系、情境感知、通信互聯、制造智能、人機協同、基礎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建立支撐企業制造模式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及企業生態系統的平臺,工業互聯網與互聯網必將融為一體,發展工業互聯網必須走國際化道路。

遠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畢偉認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通過提升企業的信息技術生產力,企業上下游協同創新,重構企業的價值體系,使之成為數字化企業。為更好的支撐企業的協同創新,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遠光軟件推出遠光九天智能一體化平臺7.0版本,此版本將軟件工程理論融入到平臺工具中,從而更好的支撐整個信息系統的建設,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

華潤集團數字化專家、潤聯科技數字化轉型咨詢總經理劉如洋分享了華潤集團企業數字化管理探索與實踐。她認為,數字化轉型的使命和目標是打造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運營,同時做好風控管理。在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詳細了解國家政策,做好頂層設計,平衡好共享平臺和個性化差異是提升企業核心能力的關鍵。目前,華潤集團總部設有知行部,將與國內同仁一道探討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

北京易捷思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高彩云做新一代全棧信創云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經驗分享。他通過分享九個較為典型的應用場景闡釋了云基礎上的企業數字化轉型。他認為,云時代的數字化轉型應基于云平臺,應用新技術,對資源進行統籌管理和調配,從而做好研判分析、精細化管理,實現智慧企業,智慧服務和智慧運營。

深圳行云創新科技有限公司CEO&CTO馬洪喜提出,云原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短路。他分享了行云創新的數字化轉型模型,即數字化創新能力平臺、數字化資產管理體系和數字化能力交付平臺。同時他也分享了他在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幾點心得:一是抓住中心,避免折騰;二是信賴伙伴,共同成長;三是小步快跑,彎道超車。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副總經理丁熠軍作題為《擁抱變革,共創未來——東航數字化轉型之路》的主題演講,他介紹,截至目前,東航在信息化戰術層面,已有業務架構1217條流程,架構402個應用模塊,架構方面1165項,330多項數字規范。2021到2025年是東航數字化轉型之路中數字化到智能化的階段,將實現數據驅動、多云架構、智慧運營、生態互聯為IT運營引領。

會上,遠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美平宣讀“打造健康數字經濟生態圈,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倡議。
下午,中國IT服務&商業伙伴全媒體平臺總編李衛忠主持了會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一級顧問、原總信息師孫正運、南京中新賽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大數據產品總經理盧云川、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主任吳張建、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培剛、南航集團科技信息與流程管理部副總經理趙磊、易路人力資源科技副總裁馬鵬程、杭州閃布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沖、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CIO李洋、南網數研院技術標準服務中心總監梁錦照分享了各自的數字化轉型實踐成果與經驗。







對話環節的主題是“數字經濟的力量與挑戰”。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高峰、遠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李美平、北京易捷思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高彩云、深圳市深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數據科學家毛鵬清參與了對話。


會上,工信部電子工業出版社華信研究院執行院長李芳芳發布2020-2021年度企業數字化轉型案例成果。
大會期間,領導還參觀了部分企業展臺。


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里航!沒有等出來的精彩,只有干出來的輝煌,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期待“十四五”時期和各方資源共同攜手、砥礪前行,緊密結合“國家所需、市場所盼、企業所能、人民所愿”,搭建更加完善的產業發展綜合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