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nxp5x"><big id="nxp5x"><noframes id="nxp5x">

    <var id="nxp5x"><video id="nxp5x"></video></var>

          <em id="nxp5x"></em>

              首 頁 本刊概況 出 版 人 發行統計 在線訂閱 歡迎投稿 市場分析 1 組織交流 1 關于我們
             
            1
               通信短波
            1
               新品之窗
            1
               優秀論文
            1
               通信趨勢
            1
               特別企劃
            1
               運營商動態
            1
               技術前沿
            1
               市場聚焦
            1
               通信視點
            1
               信息化論壇
            1
            當前位置:首頁 > 優秀論文
            復雜電磁環境下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自適應性研究
            作者:趙志敏 南昌陸軍學院
            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0/1/5 9:53:00
            正文:

            引言

            信息化武器裝備的發展與運用推動著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變,而戰場信息資源的實時共享機制是以信息系統的無縫連接為基石,具有開放性、自主性、適應性的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成為情報信息流高速有效傳遞、共享的依托通道,研究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在復雜電磁環境中的自適應策略是提高信息快速有效傳遞的重要途徑。

            本文通過對當前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架構的研究,分析了復雜電磁環境對指揮信息系統的影響,提出實現當前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自適應的策略,為我軍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向智能化發展提供一種構想。

            1 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

            作戰系統之間的對抗,實質上是信息對抗,而信息對抗就是作戰雙方保護和利用己方信息流,破壞和切斷敵方信息流的過程。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是為控制和利用戰場信息流,確保戰場信息流能夠快速、準確的交互流動而搭建的信息網絡平臺,是一體化作戰系統的核心,F代的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設計一般分三級,其架構如圖[1]所示[1],這個分層體制與我軍的軍事編制體制和指揮特點相適應。

                                       

            1.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架構

            指揮信息系統中每一個戰術級的作戰單元都具有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但是要高效完成作戰任務,各軍兵種的作戰指揮信息系統必須能協同工作,這就構成了縱向貫通、橫向綜合的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它同時具備一體化作戰、指揮控制、態勢感知、信息作戰、精確打擊、優化協同、綜合保障等七種能力[2],這些能力的實現關鍵在于指揮決策機構如何獲取相應的情報信息,能否將命令傳送到執行作戰任務最低一級的作戰部隊,甚至傳送到單兵。大量的傳感器是實現該系統和戰場信息來源的基礎,通過“多種戰場傳感器”,為各級戰場指揮官甚至是作戰單兵和作戰飛機的駕駛員提供“同一種戰場態勢圖”,從而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決策。

            2 復雜電磁環境對系統的影響

            復雜電磁環境指在一定的空域、頻域上,電磁信號縱橫交錯、密集重疊,功率分布參差不齊,對相應的電磁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的電磁環境。一體化聯合作戰要求海、陸、空、天戰場空間的各種態勢感知探測系統、信息傳輸設備、指揮控制和武器打擊系統等有機結合,形成統一作戰體系,在此作戰空間中充斥著及其密集的電磁波,同一戰場空間戰場電磁輻射源大量增加,而作戰過程中各種計算機和頻譜設備運用廣泛,使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受到復雜電磁環境的嚴重影響。

            2.1 降低系統的態勢感知能力

            態勢感知能力是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的核心能力之一[3],是指揮員制定作戰計劃和實施指揮與控制的基礎,從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中可以看出,態勢感知設備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受影響的概率較高,特別是在作戰過程中,也是敵方實施干擾和攻擊的首要對象。態勢感知設備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中特別是敵方干擾下容易出現數據采集錯誤,嚴重失真,削弱戰場情報感知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光電探測設備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中受到各自工作頻段電磁波特性的限制,降低探測的靈敏度,削弱成像偵察能力;電子偵察導航系統和敵我識別設備在敵方電磁干擾下甚至出現誤報誤傷等。

            2.2 影響信息傳輸的可靠性

            一體化聯合作戰要求指揮信息系統縱向貫通并順暢,橫向聯結且兼容,形成信息有效傳輸的網絡系統,從而實現信息的有效共享,而信息要求的時效性使各國軍隊在信息傳輸過程中多采用無線傳輸,在復雜電磁環境中,無線傳輸更容易出現語音通信可靠性下降,并呈現不穩定狀態,數據傳輸嚴重失真,不能正常傳輸,特別是單兵手持傳感終端設備與軍用衛星或軍用雷達的信息傳輸過程中,經常出現傳輸中斷,無法發送信息,導致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的效率不斷降低。

            2.3 干擾系統的信息處理和正常顯示

            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多采用計算機處理信息并通過顯示設備顯示,供指揮決策者進行指揮決策,然而,實驗表明當電磁場強達到5v/m時,計算機系統就會出錯,并跳出正在執行的程序,如果場強達到15v/m,計算機的磁盤將無法正常工作[4],因此,在作戰過程中,計算機很容易受到射頻輻射的干擾,對于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的顯示設備在復雜電磁環境中容易出現圖像閃爍不定,并出現失真甚至發生紊亂,嚴重干擾了系統的正常顯示能力。

            3 指揮信息系統自適應策略

            針對復雜電磁環境對指揮信息系統的影響,為提高指揮信息系統的穩定性,方便系統維護,將通過態勢感知設備的自重組、通信對抗過程的自動化、指揮信息系統的智能化和數據處理中心的自調優等措施提高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的自適應性。

            3.1 態勢感知設備的自重組

            以網絡拓撲的結構實現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的分布式連接,并在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中加入一系列潛在的結構和態勢感知設備,戰時通過分布式網絡實現指揮信息系統獨立模塊的自重組和互聯能力,平時復位到模糊狀態,當某態勢感知設備在復雜電磁環境中被干擾或出現故障時,系統通過啟用潛在的結構根據拓撲規則實現模塊之間的優化重組,也可以通過快速插入另外的態勢感知設備繼續戰斗,實現態勢感知能力的短時間恢復。

            3.2通信對抗過程的自動化

            復雜電磁環境和敵方電磁干擾手段的使用,使通信對抗更加激烈,未來聯合作戰,必須實現從通信對抗偵察、測向、信號識別到引導干擾的自動化,通過使用備頻和跳頻機制實時控制、調整、優化通信對抗子系統中偵察、測向和干擾力量的作戰任務,部署不同頻段、工作體制的雷達,實現多手段、多回路相結合組建自適應無線電通信網絡。

            3.3 指揮信息系統的智能化

            由于未來戰爭的特性,用戶無法預測到將來可能發生的交互行為,因此可以建立如圖[2]所示的系統結構,在系統的各部都有一個高度自治的Agent,通過利用Agent的自治性、交互性和社會特性,基于市場的機制達成一定的協商決策能力、指揮控制能力,并使用Agent不斷監控目標和所處環境的變化,根據變化適時調整攻擊目標的核心位置,實現核心轉移、持續攻擊,加快指揮速度和作戰節奏,將信息優勢快速轉化為行動優勢。

                               

            2.Agent指揮信息系統

            3.4 數據處理中心的自調優

            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采用開放式的體系結構,隨時可擴充性導致信息處理中心負載的不斷變化,負載對信息的不確定需求,使數據庫在處理信息的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優化,數據庫專家根據負載的動態變化手工調優系統,調優過程中要求對負載的特性非常熟悉,而且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熟悉龐大的數據庫文檔,所以數據處理中心的手工調優難以滿足信息處理的時效性要求,因此在軍用數據庫開發過程中,應注重數據庫的自調優,解決數據庫專家人才缺乏的問題。

            4 結論

            復雜電磁環境下未來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的結構自適應性是保障作戰信息順暢傳輸的關鍵,在指揮信息系統建設階段,依靠Agent的自主性、智能性實現各子系統的自適應,并合理增加系統的潛在結構,提高整個系統的自適應能力,通過實現后臺數據庫管理的自調優功能,提高信息處理的時效性,方便系統的維護。

             

            參考文獻:

            [1] 耿西偉,沈建京,吳慧玲.基于MAS的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系統[J].微計算機信息,2007.23(1-3):40-67.

            [2] 牛樹來,劉軍,霍耀中. 未來一體化聯合作戰條件下的綜合信息系統.火力與指揮控制,2009,34(3):1-4.

            [3] 李玉萍,毛少杰,周光霞. 適應網絡中心戰的聯合指揮控制系統度量研究.系統工程,2009,3 :1-4.

            [4] 王振杰,劉航. 復雜電磁環境下聯合作戰指揮信息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研究.網絡與信息技術,2007,26(10):57-59.


             

            作者簡介:趙志敏,男,1983年生,河南平頂山人,2008年畢業于解放軍理工大

             

            學,現南昌陸軍學院炮兵教研室教員,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指揮自動化

             

            系統,炮兵指揮信息系統,數據庫。09878

             

             

             
             
               
            《通信市場》 中國·北京·復興路49號通信市場(100036) 點擊查看具體位置
            電話:86-10-6820 7724, 6820 7726
            京ICP備05037146號-8
            建議使用 Microsoft IE4.0 以上版本 800*600瀏覽 如果您有什么建議和意見請與管理員聯系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全部欧美老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