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對從業人員技能要求的提高,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是對高校大學生的基本要求。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這注定了計算機基礎的教學有不同于其它學科教學的特點.計算機基礎的教學要求在體現基礎性的同時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求學生不止能熟練的應用,而且還要注重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計算機應用技術直接關系到學生技能的提高,對改善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思維能力、綜合素質、創新能力,提高研究水平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F今社會發展飛速,計算機已經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計算機技能也成為了現代社會必須掌握的一門基礎技能,因此,計算機基礎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基礎課程。怎樣適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已經成為各個高校的研究課題之一。加深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是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提高自身計算機水平已經成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1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
1.1教學環境
計算機課程是高校的一門基礎課,各個學校在硬件及軟件設施方面都做了相當大的投入,并取得較顯著的教學效果。高校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于我國中學計算機教育普及的不平衡,造成了高校新生的計算機基礎水平差異很大,經濟發達地區的學生,大部分對計算機操作比較熟練,而邊遠地區的學生,對計算機操作還不是很熟練[1]。這樣使得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致。這種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使同學們在計算機理論及操作的接受能力上不統一,課堂上表現為同學對學習進度的要求不同,并且部分同學在老師的指引下一次就能夠掌握的知識,其他同學根本記不住老師所引導的基本操作步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1.2教學方法
計算機基礎課程授課期間,采取“一視同仁”教學方式講授計算機基礎課程,很難做到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課堂上為了計算機應用考試的通過率都在用考試題型授課,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味的強調考試的難度,會使課堂氣氛過于緊張和嚴肅不能制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等等諸多問題均暴露在課堂上,不僅學生不會考到一個良好的成績,也很難真的學習好知識,F在很多高校都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但是它也存在著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一些教師就坐在教師機上把電子教案從頭到尾講一遍,甚至整個過程根本就沒有起過身,黑板也成了擺設,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極差。再則, 由于設備老化等因素,有些多媒體教案的投影效果不是很好,為了提高效率,很多教師拉上窗簾,關掉了燈,但這樣一個昏暗的多媒體環境很容易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往往是事倍功半[2]。
1.3教學課時與成績考核
在當今普通高校的教學中,還是以理論知識占據了很大學時數,而實驗教學的比重比較少,這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有很好的提升,但是實際動手能力反而比較弱。在當今高校的教學改革中,學校大量縮減各課程的學時,特別是基礎課的課時,以便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這樣就存在著添鴨式的教學結果,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傳統考試模式主要是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荚嚩际怯脗鹘y的試卷模式,出題的重點在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很少考慮把本學科的內容與目前各行業對計算機技能的要求結合起來。沒有考察到學生的動手能力。
2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研究與探索
2.1教學組織形式和課程體系的改革
面對信息社會對計算機技術的高要求和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競爭壓力,高校教師對于提高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水平勢在必行。采用分層教學,實施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開設不同難度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導學生用發散的思維方式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運用。增加實踐和實驗的課時,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練習,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3]。
2.2教學方法的改善
在多媒體教室的理論的整個過程中,完全是以教師為主體來講授知識,再通過電腦投影展示出來,這和傳統的“注入式教學”在實質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多媒體教學具有綜合處理各種文字、聲音、圖像和動畫等多媒體信息的能力,所以在多媒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事先準備好的電子教案形象生動地把知識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教師制作新穎高效的多媒體課件。毋庸置疑,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實現教學現代化的手段之一。在結合一定板書,加大和學生的互動,使課堂更加的生動,進而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增加實驗教學的課時,在實驗教學的時候運用網絡課堂,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在具有扎實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發揮學生自身的創造力,輔助學生完成自己所設計的實驗。教給學生的更多的是學習方法而不僅僅是知識本身,培養學生掌握科學實驗方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3完善考核方法,突出能力考察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應用技術學科,憑試卷是無法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這已是被大家認可的。創建適當的激勵機制,平時表現突出、解決問題時有創新,就可以得到高分。這樣做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給他們創造展示才能的平臺,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空間,從而培養出有創造力的人才?梢圆捎眠^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在平時的學習中,適當做一些小測驗來考察學生這段時間的學習效果,也可以對自己教學做一個階段的總結。與實踐相結合在考核的過程中,增加對知識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以達到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3 加深對計算機基礎的改革
明確培養目標,增強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計算機課程基礎教學是為社會培養具備計算機應用型及復合型人材服務的。發展特別迅速,更新特別快是這個學科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結構,豐富教學手段。應變注入式、封閉型的教學為啟發式、開放型的教學,進行感性認識,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引導學生,啟迪創造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運用案例教學的方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理論聯系實際,啟發式的教學相長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研究實際問題,注重學生智力開發及能力培養的現代教學方法[5]。
對學生可以因材施教,采用大堂授課,小班實驗的分批次的教學方法。課程體系上分層次教學,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應用軟件來配合專業的學習。側重于實例教學,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和個人愛好去選擇進一步地學習。每年新生入學進行計算機基礎技能測試。為了更好地掌握新生計算機水平變化,及時制定符合時代發展的教學內容。
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教師素質,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蒲信c教學相結合,提高教師創新能力。為了使計算機基礎教學能夠與應用實際相結合,必須盡可能組織和鼓勵從事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師積極參與科研項目,提高創新能力,進而為教學實踐帶來豐富具體的案例。教師除了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在分層次教學中劃定自己的非計算機專業方向,了解自己所帶學生的專業特長,在應用程序設計以及后期的計算機提高課程中能夠結合各專業的特色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技能很好地應用到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真正實現計算機學科與各專業學科的緊密結合,使學生不僅僅是學會使用一些基本計算機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夠把相關專業的計算機應用軟件充分地應用到其學科領域里面。就要求相關的計算機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成為今后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與改革的重點。
4結語
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材建設和教學改革是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求教育工作者站在科技的前沿,牢牢把握時代的脈搏,教材建設有的放矢、定位準確、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統一。計算機技術是應用技術,所以必須下大力氣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型本科學生的培養是否合格,能否滿足社會需求,是否受社會歡迎,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和市場需求能否實現無縫對接將是長久的課題。
參考文獻:
[1]荀延龍.培養“應用型”人才與實踐教學目標[J].華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8,18增刊;
{2}薛天祥. 高等教育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陳圍良,馮博琴,張龍.抓住實施“質量工程”機遇提高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水平[J]中國大學教學,2008(4):7-9,13
[4]吳寧.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部分問題的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07,(8):43-45
[5]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課題研究組.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課程體系[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介紹:
敬博(1982),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助理實驗師,學士,0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