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轉型”成為所有電信企業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傳統的單一電信業務向綜合的信息服務業轉型,各類電信企業要向信息服務設備提供商、服務商轉型,信息服務業作為一個整體大行業的觀念已經樹立。電信業整體轉型反映在市場上,最顯著的表現就是“綜合”。
信息服務業達成“綜合”共識
2005年,無論是固定電話還是移動電話,新增用戶數量比上一年都有所減少,傳統固話本地通話量更出現歷史性的“負增長”,F在,用戶關注的不再是網絡,而是內容、應用和體驗。用戶群體的個體化需求越來越細分,不同地區、年齡、職業、收入水平、消費觀念人群的用戶對業務功能的要求差異性越來越大,傳統只依靠網絡的語音業務不可能滿足這些需求。過去靠增加用戶數量推動行業發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越來越艱難,行業必須將重心由網絡轉向信息服務,以實現精細、持續發展,這是信息服務業浮出水面的根本所在。而作為信息服務業的“伴生物”,承載信息服務的增值業務在無論在種類還是在用戶數量上,都出現了井噴。在這種情況下,為每一種增值業務搭建一個平臺的構建模式會導致浪費資源、難以統一、應接不暇等問題,而讓一個平臺承載各種業務,并且所有業務可以隨意組合,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2005年,增值業務已經初步顯現出向集多種信息服務為一體的多元化、綜合性的捆綁式業務發展的趨勢。如甘肅聯通炫鈴定制平臺也有彩話功能;廣東網通目前運營的語音聊天業務平臺還有彩話、QQ、超級變聲功能;漳州電信建成了有彩話、電話QQ、超級變聲、會議、傳真、短信等多種應用的商務語音增值平臺。作為設備提供商,東進技術2005年的主打產品——語音增值業務綜合平臺更是遍地開花,僅四川一地,就連續上馬了四川電信、四川聯通、四川黃頁呼叫中心、綿陽電信實業公司等多個項目,發展如此迅速也正得益于業界對信息服務業要求綜合化發展的共識。
綜合大潮能如此快速曼延開來的另一個原因,是由于增值業務仍處于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成長期。增值業務的多樣性、不確定性,運營模式、收費模式遠比傳統電信業務類型和封閉式運營模式、收費模式復雜得多,目前國內外各大運營商還都處在摸著石頭過河階段,于是近兩年來,增值業務市場仿佛“孩子的臉,說變就變”。而作為運營商和SP們立足點的業務也是頻頻出新,讓人摸不到頭腦。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如果將多種增值業務容納在一個平臺上,就可以隨時根據市場風向的變化推出一種或幾種應用組合,形成合時宜又適應細分市場特點的業務來,有效應對變化無常的市場。
“可成長”成競爭關鍵
以用戶為導向是信息服務業的共識,但是,這卻使除了用戶之外的產業各方都面對難以把握明天。技術的發展,使運營商具備了提供各種增值業務的條件,但市場和用戶不一定會買賬;為了業務創新,運營商投入極大精力,但是用戶需求卻越來越難捉摸。
現在,所有運營商、SP都在千方百計地創新業務,形式不斷翻新出奇,內容包羅萬象。隨時出現的新業務可能對現在的業務造成沖擊甚至替代,也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后繼無力。能否把握準、搶先占領某項新業務,關系到運營商的業績、SP的市場地位。這就要求運營商和SP加快應用開發過程,縮短產品投入周期,以能迅速根據市場風向開發、上馬新業務。根據市場需求在具有可成長性的業務平臺上快速添加新業務,在2005年也已成為一個現實。如浙江聯通在以前電話QQ和彩話平臺基礎上加入最新的熱門超級變聲功能,這一采用東進技術的語音增值業務綜合平臺因為只要簡單設置就可以添加新業務并設計符合自身特色的運營系統,所以新功能添加、運作很快就能實現。
在未來,對于以承載信息服務為主的增值業務平臺的可成長性要求會更高,無論網絡規模、新業務添加、業務容量,都要開放、靈活、強大的擴展能力,可以隨時根據實際需要對業務流程和業務內容進行修改。
2006年,以運營商為首的電信業向信息服務業轉型開始進入實質性的階段,有革命性的新的通信信息技術、新的商業模式將出現,集合在一起并不斷吐故納新的業務平臺在這一年也將進一步顯示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