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6日晚11時30分至1月17日凌晨1時30分,在北京西站購買直達特快列車車票的旅客苦等了兩個小時仍然沒有買到票,售票員說電腦系統出現故障無法出票。之前,北京直達特快列車車票因電腦系統問題已經在16日下午3時停售了一個小時。
“鐵路客票發售和預訂系統”于1996年開始實施,大大提升了售票的效率、方便了人們的購票和鐵路系統對客票的管理,為鐵路客戶服務提供了有效的調控手段,標志著中國鐵路客戶服務已走向現代化。但是,有這種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做依托,仍然出現剛才的一幕,再一次突顯了“春運買票難”的老問題,不禁不令人深思。也許究其背后的原因有許許多多,有技術的問題、管理的問題,而最為關鍵而又根本的問題之一便是軟件的質量問題。
質量,如今被更多的人重視,也成為經久不衰的話題。無論是對于最終消費者還是客戶,產品的質量無疑是贏得口碑和信任最為直接而有力的證明。任何產品,質量是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質量萬里行、315總是吸引無數人的關注的目光。面對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產品質量看得見、摸得著,而中國的軟件行業產品質量亟待更多人的關注。
軟件質量現狀,引人深思
近年來軟件質量問題逐漸突出,有些問題十分嚴重,軟件質量不佳引發的事故已直接傷害到生命和社會安全。這再一次向我們提出了警告,必須立即重視和認真解決軟件質量問題。來看一下以下幾個事例:
——1998年香港回歸,同時香港新建機場投入運營,然而又是軟件的問題使新機場不能正常按計劃接送客貨,而老機場因同時關閉也不能援救,造成相當的損失。
——計算機2000年問題幾乎震動了整個社會,其中主要根源在于軟件設計考慮不周全。
這些事例表明,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和深入,使得我們整個社會的經濟體系,以至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都對計算機,特別是對軟件的依賴性越來越大,與此同時,軟件質量問題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人們正在逐漸認識到軟件產品質量正在牽動著社會的命脈,忽視軟件質量必將讓我們付出更大的代價,受到更為嚴厲的懲罰。
目前,我國已有5000家軟件企業,從業人員約8萬人。有業內專家指出,國內軟件企業在產品質量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對軟件工程標準化重視不夠。從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已制訂和公布了20多項軟件工程國家標準,其中許多標準是從國際標準轉化的,具有很好的指導性。但只有少數部門和行業在參考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制訂和實施了部標和行標(如航空、航天、外貿、石化等)。個別企業制訂和實施了自己的企業標準和規范。許多企業缺乏質量意識,缺乏標準化管理意識。
2、 軟件產品的質量問題時有暴露,有的企業提供用戶的手冊版本搞錯,許多企業開發的程序可讀性極差,產品的用戶界面不統一,產品測試不充分等等。1995年在申報參加全國優秀軟件的產品評測中發現,由于系統兼容性差等質量問題,有30%的產品不具備評測資格。在市場上流通的軟件質量更是屢見不鮮。
3、 軟件開發工具和管理工具的提供與使用不夠充分。致使大量的開發工作和開發管理工作停留在手工勞動階段,不僅效率低而且往往不能保證質量。例如許多軟件企業沒有采用配置管理工具、測試工具、度量工具等。
4、 軟件企業質量認證工作僅僅開始,產品評測尚未普及。據了解印度已有2000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認證,其差距可想而知。我國四十幾家認證機構中有條件開展軟件行業審核認證的屈指可數,軟件企業質量體系的建立和認證方面的咨詢人員奇缺,軟件產品評測僅占產品的極小比例。
綜上所述,計算機的應用已經遍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軟件業飛速發展,我們對軟件的依賴性也日益增加。如何提升軟件質量,這個問題的解決顯得越來越迫切。提升軟件質量,刻不容緩。
軟件開發者在行動
作為軟件開發廠商或機構,在進行一個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時,都會經過一系列的需求分析、調研和計劃,隨著軟件系統的規模、復雜度日益上升,軟件開發過程管理已經成為保證軟件系統開發效率、質量、成本的關鍵性因素。
開發軟件項目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是復雜而又嚴謹的。首先它要求軟件開發者熟悉軟件開發的思路并對此有精深的理解。其次,需要一個良好的合作團隊來協作完成,其中需求分析員和系統分析員要提供軟件項目的具體要求和設計思想,由軟件開發組把這些要求創建出便于維護和可持續開發的系統資源。在軟件開發的準備階段、進行階段以及開發后期,都需要對軟件開發的過程有一個詳盡周密的計劃,并對軟件開發的過程進行嚴格的管理,如開發初期的開發目標、主要任務、功能、性能指標及研制人員和經費、進度等安排,軟件項目開發完成后還要進行系統測試,以測試開發出的軟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達到預定要求。有些企業由于成本、開發周期等多方面的壓力,忽視了軟件開發后期的測試和檢驗工作,這些都需要引起軟件開發機構的重視,并做到有始有終,最終研發出滿足用戶和市場需求、質量過硬的軟件產品。
用戶在行動
作為購買或使用軟件產品的用戶和企業來說,企業的IT運營系統和業務的影響也愈加緊密,一個軟件產品的好壞就能夠對正在進行的業務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如今的信息技術負責人,更多的考慮IT投資的價值回報。在項目上線之前,不僅要對軟件應用的環境、軟件質量、性能等方面請第三方進行規范的測試,爭取做到不讓一個不合格的軟件產品上線,確保上線的質量,而且要對各業務人員進行系統使用培訓。軟件質量是否過關,與企業業務的關鍵應用息息相關;業務人員對軟件操作的能力,牽動著最終消費者的心,也牽連著企業的信譽和美譽度。
行業和協會在行動
針對質量管理,國際上有許多評定的規范和標準,如ISO質量管理體系、MMS、六西格瑪等等,這些都對軟件質量管理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業內有專家認為,針對我國軟件企業質量管理的現狀,有必要積極推動貫徹實施ISO9000國際標準,以此為突破口,大力加強質量管理。軟件本身的特點和目前普遍采用的開發模式使得隱蔽在軟件產品內部的質量缺陷不可能完全避免,而僅從技術上解決軟件質量問題有著局限性,由于我國軟件企業目前質量管理水平普遍較低,大力提倡和積極推動ISO9000標準的實施和認證是十分必要的。由此,軟件質量的評定標準和尺度也將有一個統一、可行的度量方法。相信經過努力,我國的軟件行業將從根本上提高,也將大大提升我國主要產業的整體素質和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使我國的軟件產品質量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企業在行動
全球業務優化科技(BTO)領導者、軟件測試標準制定者美國美科利(Mercury)公司,深深了解軟件測試在軟件開發和軟件項目實施方面的重要作用。據了解,在軟件業發達的國家,軟件測試早已成為軟件開發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整個軟件開發周期中占有相當大比重。國外優秀的軟件開發機構把40%的工作量花在軟件測試上,軟件測試費用占軟件開發總費用的30%至50%,因此,要提高軟件產品的質量和含金量,軟件測試不可忽視。美科利公司于今年年初發布質量中心8.0中文版產品,便是為提高軟件質量提出的一項全面、有效的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一個全面的、基于Web的集成系統,可跨多種環境實施質量保證。其中包括需求管理、測試管理、缺陷管理、功能測試和業務流程測試。企業通過美科利質量中心,從測試到管理,可以更順利地實現IT投資價值的最大化回報,將IT部門轉變成為利潤生產部門。
正如美科利公司倡導的,今年將是中國的軟件質量年,中國軟件質量的提升將是中國軟件業在國際舞臺上崛起的保證,我們也將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