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2017年11月20
日——有兩件事讓我對當今的技術現狀倍感興奮。首先,技術的發展沒有邊界,它將隨著人類想象力的擴展而不斷進步。其次,在 21 世紀,技術的影響已經延伸到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為塑造商業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最近,我們在墨爾本舉辦了第十屆澳大利亞電信技術日 (Telstra Technology Day),這是澳大利亞電信的一項內部活動,我們邀請了全球行業的代表前來討論一些重要的未來技術趨勢,以及它們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商業世界。以下是討論中提出的一些比較有趣的觀點。
機器時代即將到來
將互聯設備的計算能力遷移到云的過程中,網絡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未來,所有設備都能夠實現互聯,甚至從電動工具到風力渦輪機。設備互聯將幫助企業收集所使用的數據,并生成有關產品及消費者的洞察信息。在云計算能力的支持下,收集的數據將幫助企業進行全面的產品迭代升級,并能夠擁有做出實時決策的能力。
德國西門子安貝格工廠是先進產品自動化和機器動力的典型示例。為了收集數據并做出實時決策,工廠內的每一種原材料都擁有自己的“ID”。工廠基于每天生成的大量流程信息,來控制和優化整個生產過程。產品代碼“告訴”機器下一步所需,以及接下來必須實時采取哪些生產步驟。西門子安貝格工廠實現了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完美結合:產品可與機器“通信”,所有生產過程都通過 IT技術以最佳的方式進行集成和控制。
工業4.0和人工智能
隨著計算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數量超過全球人口總和的互聯設備,我們正在從人工決策(人類大腦作出所有決定)轉向機器決策。工業4.0,或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用于解鎖下一階段自動化和機器人互動的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下一代工業革命的核心。雖然此次革命始于制造業,但現在已經蔓延到各行各業。
車聯網是工業4.0的典型示例。實時分析和認知系統可以將來自組件和系統的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洞察,制造商可以使用這些洞察來提高汽車的可靠性并為客戶提供新的增值服務。另一個典型示例是,中國也在推行的自動駕駛。這將有望徹底顛覆整個汽車行業——人們不再需要擁有汽車;同時,這也將改變整座城市的容貌——以前的停車場可以改造為公園和共享空間。此外,自動駕駛還將為公眾帶來另一個巨大好處——安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大約有125萬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F在,每十萬公里就有一起交通事故,而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全自動駕駛汽車可將交通事故減少至每一千萬公里一起。
新現實
根據IDC的研究,VR和AR行業的總收入預計將從2016年的52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1,620億美元以上。AR及VR技術的應用將不僅僅限于游戲和娛樂行業,還將影響教育、旅游、市場營銷、房地產等諸多領域。它也將改變我們工作時的溝通和協作方式。
VR公司Meta的所有140名員工現在摒棄了傳統辦公桌上的顯示器,通過佩戴AR設備來查看虛擬顯示器,甚至多個顯示器。大眾汽車公司宣布通過HTC Vive設備部署VR培訓,用以模擬和規劃生產制造設備,或許在未來用該方式取代員工的全球出差。在中國,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已經將VR技術作為技術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阿里巴巴推出了“Buy+” 計劃和第一個VR實驗室,旨在推進支持未來視覺購物的硬件和VR內容孵化。
未來的計算能力
未來人工智能挑戰所需的計算能力需要新型計算機來支持。傳統的計算機無法在滿足這一需求的同時,確保系統的低溫運行。與將信息編碼為二進制數(0 或1)的傳統計算不同,量子計算使用量子比特或“量子位”,它們可以疊加(同時為0和1),這將賦予量子計算機擁有解決最困難和最棘手的挑戰的超級計算能力,而這是當今計算機所無法比擬的,舉例來說,查詢電話號碼時,傳統計算機通過逐條查看目錄列表條目來查找匹配項,而量子計算機則可以并行查看所有目錄條目。
世界各國正在競賽率先實現第一臺50量子位的計算機,其性能將遠遠超過擁有140億個晶體管的傳統計算機。包括中國科學家在內的許多頂級科學家正在努力使之變為現實。但現在,我們還只能達到幾個量子位的水平,且它們必須在0開氏度(-254攝氏度)左右運行,以及系統只能穩定運行幾秒鐘。我們可能還需要十年才能擁有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機,而此類計算機將需要與傳統計算機截然不同的編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