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立信評析:
聯通和電信近期推廣的流量不清零卡的流量有效期分別為1年或6個月,但聯通微信沃派2.0套餐所包含的流量更多,不清零的流量主要是省內1GB流量,跨月不清零,有效期1年,主要目標群體定位于學生群體。學生群體日常通信行為主要以上網瀏覽網站、查找學習資料、娛樂等為主,數據流量的需求更大,且是未來的潛力消費主力軍,流量不清零以學生群體來開展試驗,更有利于滿足消費者對流量不清零的呼吁,也有利于從這一流量大需求用戶中找出流量不清零的可行性。
在國家和廣大消費者對流量不清零的強烈要求下,三大運營商若改變目前存有的月套餐的內容,增加套內流量不清零,流量經營獲利似乎越加困難;若不增加套內流量不清零的舉措,似乎會迎來更多的輿論謾罵。三大運營商是否可進一步根據消費者的流量使用習慣新推一些定期流量不清零的月套餐?根據語音使用習慣優化現有語音套餐中的流量內容?這值得我們深思。
相關人士的觀點
電信分析師付亮:
“流量不清零并不是真正的用戶需求,改為流量不清零后,用戶也不會更滿意!
“流量不清零”本質是打破了運營商原有套餐“契約”,作為短期促銷可以,如果長期使用實際上是打破了運營商原有的套餐結構,表面上對用戶有利,實際則掩蓋了運營商的套餐存在問題。他認為,運營商主要應解決套餐冗余的問題,而不是“套餐流量到期不清零”。
甘劍瑩(筆名笨手蛇,通信、IT行業科技專欄作者):
在個人看來,流量不清零只是個過渡問題。流量不清零的源頭在于套餐資費模式,但是隨著電信服務業的發展,在資費模式上就已經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比如中國移動今年已經在多個地方試行了流量資費階梯模式,這和水電煤氣的計費模式一樣,按照結算階梯價和實際使用量進行收費,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存在流量不清零的問題。目前運營商也大有進行計費模式大調整的跡象。
流量不清零對于運營商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在用的過程中對營收造成不利影響是必然的,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刃的一面,為促進基礎電信服務創新披荊斬棘,這是關鍵。而流量不清零又只是個過渡,如果在實施過程中不能很好抓住機會加以利用,那最終的結果就只能是弊大于利。在流量不清零還沒有大張旗鼓的開展下,建議運營商充分利用好這次機會,為業務創新轉型所用。
【歡迎與賽立信通信研究部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賽立信研究集團旗下,廣州賽立信商業征信有限公司通信研究部,為通信行業客戶建立常態化競爭情報監測機制擁有豐富的經營,提供的研究服務包括周報(反映競爭對手市場動態為主)、月報(反映競爭對手經營情況和競爭形勢)、季報(研判競爭對手下一階段部署)、專題報告(研究當前熱點工作)等。為通信運營商制定和靈活調整市場營銷策略、競爭戰略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文章聯系:E-mail:2427205941@qq.com;電話:020-22263621。更多競爭情報文章,請登錄賽立信競爭情報網:http://www.sinoc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