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廣東通信市場 三大運營商 4G用戶 賽立信 通信競爭
摘要:2015年5-6月,廣東通信市場用戶格局依然朝著“2G/3G不斷遷移至4G、整體用戶規模穩中微降”的趨勢發展。到6月底,廣東市場4G用戶規模(不含虛商用戶)到達5291萬戶,然而總體移動用戶規模依然沒有增長,甚至以每月40萬左右的數量在不斷流失。
2015年5-6月,廣東通信市場用戶格局依然朝著“2G/3G不斷遷移至4G、整體用戶規模穩中微降”的趨勢發展。到6月底,廣東市場4G用戶規模(不含虛商用戶)到達5291萬戶,比2014年底凈增超過兩千萬戶。在移
動用戶中的滲透率接近33%,比2014年底提升了13個百分點。然而總體移動用戶規模依然沒有增長,甚至以每月40萬左右的數量在不斷流失。用戶發展停留在內部結構遷移的階段。(注:此處4G用戶數采用較寬松的口徑,包括使用運營商4G套餐的用戶和由2G/3G升級成4G的用戶。)
賽立信通信研究部認為,目前,運營商在4G業務上的競爭焦點依然集中在終端、流量及網內用戶遷移上。其中廣東移動利用多種流量優惠政策刺激用戶消費,如推出流量快餐、換卡用戶贈送1G流量、4G上網/商旅套餐加量不加價、流量包折扣等。值得一提的是新推出來的流量快餐產品,限定極短的有效期和較大的數據含量(如1.99元1小時100M、7.99元4小時500M),以滿足用戶突發需求,屬于創新性產品形式。廣東電信除了全線產品切換至4G主推外,還投入各種補貼來引導網內3G客戶遷移至4G,補貼方式包括業務補貼(送30/60G流量)、話費補貼(送720元話費)和終端補貼(送200-800元終端補貼),同時還以高激勵措施鼓勵渠道推廣4G+光纖的“雙百兆”融合產品。廣東聯通則側重從網絡開放、入網送流量方面提升4G競爭力,近期新推出“智慧沃家”的融合產品進軍家庭市場。
從競爭結果來看,廣東電信和廣東聯通的4G用戶雖然不斷在擠占掉廣東移動的市場份額,但速度仍稍顯緩慢。到6月底,兩者的4G用戶份額合計15.7%,廣東移動仍然一家獨大。從個體上來看,廣東電信4G發展速度要快于廣東聯通,6月市場份額9.0%,比2014年底提升了3.3個百分點,而廣東聯通6月市場份額6.7%,比2014年底提升2個百分點。

移動用戶市場格局則繼續保持較穩定的局面。相比2014年12月,廣東移動市場份額不變,廣東聯通下滑0.3個百分點,廣東電信提升0.3個百分點。

從新增市場上看,廣東電信近兩個月表現較好,主要是從終端拉動的角度獲取用戶入網,通過多次大規模促銷和常態化促銷相結合推動終端銷售。其中具體措施既有終端降價,例如將部分原價為1290元左右的合約終端降到990元左右,同時也通過給予渠道吸引力較好的獎金激勵來引導銷售。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廣東電信5月和6月終端銷量得到增長,5月銷量78萬更是達到今年新高。
廣東聯通近兩個月的新增表現也不錯,除了以補貼拉動終端捆綁發展外,對渠道的爭奪也是不遺余力,主要措施體現在投入資源補貼渠道,在目標區域對新增網點給予具有吸引力的補貼額度、跟連鎖賣場合作促銷、跟終端廠家的渠道開展資源置換等。在個人市場,收斂產品類型,以雙4G流量王和雙4G暢聊王形成“雙王”主推;在家庭市場,大張旗鼓推廣“智慧沃家”融合產品,帶動4G與寬帶一齊增長。
從總體上看,今年廣東移動在新增市場仍保持較好的競爭力。上半年累計凈增份額61.6%,而去年同期為60.8%。今年的提升主要來自于2-3月份的突出表現,其時正值春節前后的攔截促銷小高峰,也是用戶換號換機的時間窗口。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廣東移動仍是用戶心目中入網、換號的首選品牌。
收入方面,總體上看廣東移動仍處在相對優勢上,今年上半年累計收入份額54.8%,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5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累計情況提升2.4個百分點。即使如此,廣東移動仍不可高興太早。從近幾個月情況上看,廣東聯通和廣東電信收入增勢頗有“抬頭”趨勢,下半年或將加快增長步伐,而近兩個月的市場份額已在慢慢體現這種變化:廣東移動近兩個月收入份額稍有下滑,廣東聯通和廣東電信則相應增長。接下來收入格局變化仍有不確定性。
進入2015年下半年,通信市場競爭主要聚焦在校園市場以及臨近年底的沖刺營銷上。今年校園市場競爭除了各家的迎新促銷之爭外,利用“教育信息化”入駐校園、從校方入手向下拓展客戶,成為運營商新的主打模式。在這一點上,廣東電信憑借固網傳統優勢及信息化特長獲得一定的先天優勢,慣用做法包括寬帶(光纖)入校、翼機通校園學生證簽約、校園WIFI建設等,以校方資源為基礎,再分別將移動業務拓展至教師、學生甚至家長,獲得“以整帶零”的拓展效果。廣東聯通和廣東移動緊隨其后,其中廣東聯通通過集團統談,將“班班通”系統嵌入學校教學中,拉動其他業務增長,也是較有競爭力的產品。
大眾市場方面,競爭焦點依然圍繞在4G業務上,包括渠道、終端等的爭奪依然激烈。值得注意的是,在成本壓降和終端社會化的影響下,運營商正在積極尋找新的終端發展模式,一種通過與社會第三方開展合作來釋放成本壓力、獲得規模新增的新模式正逐漸成為主推。如廣東電信的“平安租賃”模式,由第三方提供終端補貼、其后進行結算,客戶只需承諾低消和在網時長,便可獲得較高的終端補貼,甚至實現“0元購機入網”。一方面客戶不會感受到由于成本壓降造成優惠力度減少,另一方面電信不會因為保持補貼力度而感受到成本方面的壓力,而第三方公司可獲得電信持續的分成傭金。這種模式在電信接下來的策略中將會越來越重要。而廣東聯通也在探索類似模式,同樣利用“金融擔保租機”模式獲得終端方面的優勢。廣東移動尚不清楚是否會跟進類似模式。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面對新的壓力和新的競爭形勢,運營商都有在積極創新,更多更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模式將會被探索出來。(賽立信通信研究部 邱歡歡)
【歡迎與賽立信通信研究部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賽立信研究集團旗下,廣州賽立信商業征信有限公司通信研究部,為通信行業客戶建立常態化競爭情報監測機制擁有豐富的經營,提供的研究服務包括周報(反映競爭對手市場動態為主)、月報(反映競爭對手經營情況和競爭形勢)、季報(研判競爭對手下一階段部署)、專題報告(研究當前熱點工作)等。為通信運營商制定和靈活調整市場營銷策略、競爭戰略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文章聯系:E-mail:2427205941@qq.com;電話:020-22263621。更多競爭情報文章,請登錄賽立信競爭情報網:http://www.sinoci.com.cn】
版權聲明:任何個人及媒體在轉載本文請注明來源于賽立信競爭情報網http://www.sinoci.com.cn,本文鏈接:http://www.sinoci.com.cn/?thread-19545-1.html。應署明作者單位及姓名。引用本文部分內容時請署明作者單位及姓名(最好有文章標題),引用本文數據資料時請注明數據表格引用自賽立信通信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