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橋調查咨詢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王叢女士(Kim Wang)有著20多年在歐洲、東南亞和北美的國際管理和營銷經驗,其中有12年時間專注在數據中心領域,尤其對存儲,網絡,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管理軟件領域有著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王叢女士擁有的豐富經驗能夠為IT廠商提供從戰略到市場推廣的咨詢,被譽為“中國數據中心最具影響力的分析師和咨詢師”。
2014年1月24日,聯想與IBM簽訂協議,將以23億美元收購IBM的X86服務器業務。收購完成后,聯想將躋身該領域全球第三位。這是繼10年前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后,第二次對IBM業務的大規模收購舉動。中橋調研咨詢資深分析師王叢就這次收購的原因、與ICT全球市場格局演進關系,以及對中國IT市場格局帶來的改變做進一步分享。
IBM緣何會出售服務器?
IBM公布的財報顯示,IBM在2013年第四季度的硬件業務(服務器和存儲)銷售額同比跌幅高達26.1%,為42.6億;最大的業務——全球技術服務營業額降幅3.6%,為99.2億;軟件是IBM唯一增長的業務,增長幅度為2.8%,銷售額達81.4億。這些數據表明,硬件無論是對宏觀經濟還是對整個市場調整,彈性都很差。一旦市場出現變化,硬件銷售額的跌幅會非常大。另外,從與宏觀市場的相關性來看, 中橋分析師王叢認為, IT正在快速從IT架構的搭建和管理向IT服務交付演進,即從傳統的IT架構采購和部署向云計算演進。在這個演進過程中,傳統企業級數據中心是一個逐漸更新、飽和且不斷提升的過程,造成對硬件的需求增長量放緩,競爭激烈,利潤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王叢預計,30%的全球企業級IT開支會用于新興IT服務。而云計算作為一種新興的IT服務形式,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級用戶對硬件的需求。從這個維度也可以看出,IBM要剝離利潤空間低、風險大、標準化的硬件業務,不僅可以提高業務彈性,同時,讓IBM能更好地將資源集中在持續強增長的軟件。服務在IT演進過程中,持續保持其在ICT演進過程技術和市場領先的戰略地位,快速建立在ICT演進過程中,IBM在技術和市場的領導地位。
換個角度,中橋分析師王叢認為, IBM出售x86 服務器與其今年的云計算戰略有著很緊密地相關性。 王叢收集的了美國商業專利數據庫(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的最新數據,2013年IBM共獲得6809項專利,連續21年位居專利數量排行榜榜首,從而為其軟件業務的持續高增長提供了核心資源。隨著IT快速從IT架構管理到IT服務交付的演進, 王叢認為 IBM的百年技術積累專利技術儲量,為其快速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客戶的需求,提供優質IT服務,提供了很強的技術支撐。與此同時,為了應對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給用戶帶來的挑戰,IBM在已有專利資源基礎上,對優質資源實現公司整合。過去2個月,IBM通過公司整合和收購,以及技術再整合,快速向云計算推進。2014年1月17日,IBM宣布完成了對Aspera公司的收購。Aspera的專利FASP技術克服了固有的寬帶廣域網絡瓶頸,可以安全、快速、高效地傳輸海量數據文件。Aspera的這個高速傳輸技術可以使大文件或數據集的傳輸時間減少99.9%,24G的文件繞半個地球完成遠距離傳輸從原來的26小時減少到30秒。而且,FASP技術將在今年與IBM最近收購的SoftLayer云基礎架構進行整合。這說明IBM在全球云計算的投入進一步加大。與此同時,IBM宣布計劃投入12億,發展全球云服務,繼續投資于高增長業務。 中橋分析師王叢了解到, 目前IBM云服務已經在全球擁有25個運行SoftLayer的數據中心,今年還將在15個國家增加40個數據中心。在IT格局快速改變的環境下,未來IBM的重點將是全球云。
王叢認為IBM當前應該充分利用IBM軟件專利的優勢,通過技術再整合,保證用戶在大數據和云計算過程中可以享受到IBM具有細分優勢的服務。2014年1月9日,IBM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為Watson(沃森)平臺組建新公司,促進云交付認知應用和服務的發展和商業化。據中橋了解, 2011年Watson曾在智力競賽《挑戰自我》中戰勝人腦。其可以利用自然語言和分析能力處理信息,并在短時間內快速分析和整合大量數據。這個技術在未來,將很大程度上改變信息利用和管理的方式,實現云上的存儲。
聯想何以受益于System X收購?
IDC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個人電腦銷售額降低6%,而且在2014年會繼續負增長;而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分別出現了12%和18%的持續增長。 中橋的分析師了解到,聯想的終端市場份額已經占據全球第一位,2013年的利潤空間也有較好的增長。但是, 王叢認為,聯想很多業務僅是將終端作為主要收入來源,而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市場很容易飽和。這種業務單一、以終端為主的業務模式增加業務風險的同時,也很難保證可持續穩定增長。近年來,包括聯想在內的主要中國IT廠商都紛紛推出企業級戰略。收購IBM System X業務,不僅讓聯想可以快速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方案銷售能力。同時,隨著大數據、移動互聯快速成為企業IT戰略重點,收購后的技術可以通過智能終端進一步強化聯想在IT演進過程端對端的技術支撐能力,提高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
回顧聯想企業級戰略布局, 2013年1月3日,聯想和EMC組建了聯合品牌公司。在此基礎上,又通過與EMC的OEM合作整合了EMC的存儲產品。但是,在服務器方面,聯想自己的服務器產品一直圍繞在低端市場。 王叢認為,通過這次收購,不僅完善了聯想的x86服務器產品線;而且還收購了IBM的網絡產品,豐富了聯想的iSCSI網絡技術。在這次收購過程中,聯想獲得從臺式、機架、刀片服務器、融合架構,針對高性能計算和云計算的架構模塊,以及網絡產品。此外,將針對IBM終端存儲、云計算方案、文件系統等展開戰略合作。這種收購IBM針對大數據和云計算等6條產品線,增加了聯想業務多樣性和多元化,有利于聯想將軟件技術向云轉變,快速幫助企業級轉型,降低終端業務單一性的業務風險。
聯想收購對中國IT市場格局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對于這個問題,中橋分析師王叢表示,首先,此次收購給聯想帶來了雙重優勢:品牌方面來說,聯想是中國品牌;在技術方面,聯想獲得了全球領先的技術,因此聯想將受益于這兩個優勢。其次,相對于中國的傳統廠商來說,聯想在全球市場有強大的物流體系和銷售覆蓋能力,再加上此次收購帶來的IBM 7500員工以及渠道和客戶資源,非常有利于聯想提升從研發、推廣、銷售、服務的軟資源效率,快速提升其整體實現企業級戰略的效率。同時,聯想持續擁有1U、2U服務器,而在新興經濟例如Web 2.0和公有云建設過程中必需的技術方面,也通過此次收購獲得了很好的補充,使聯想在數據中心演進過程中,不僅具有企業級所需產品,也具有云計算所需的技術組元。此外,聯想是縱向整合的發展戰略,很多產品都自行生產,那么,結合PC和服務器的銷售量,給能夠使聯想在各種技術組元的成本方面有集中采購的優勢,使聯想在產品價格方面更具競爭力。
此外,王叢還表示,由于聯想整合后具有強大的經濟規模,驅動采購成本的降低,聯想可能會通過低價爭奪市場,對服務器相關的其他廠商將帶來相當大的沖擊。而且,在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過程中,智能終端越來越重要。智能終端結合聯想的企業級戰略,在云計算演進過程中有利于聯想提高給用戶帶來的利益空間。聯想的收購舉動,可以快速改變傳統的中國IT市場,加大聯想作為全球和中國廠商在企業級的市場份額,平衡國外廠商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國有廠商在從傳統IT向云計算演進過程中的價值。分析師認為,在中國市場,整合后的聯想向企業級市場大幅邁進,很有可能會出現跳躍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