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轉型目標已經確定,競爭在3G時代初期就迅速升溫,其中對軟件等具有增值價值服務項目的爭奪趨于白熱化。在市場策略方面,電信運營商可能相互借鑒,但誰能獨占鰲頭,關鍵還要看真正實力的比拼。
“一方面,移動替代效應加深,傳統固話業務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另一方面,非話音業務成為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并呈現移動化趨勢!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總工程師續合元表示,順應當前我國電信業發展的趨勢,電信運營商應該向綜合運營商、綜合業務提供商轉型。
據記者了解,創新是網絡融合的動力,是業務發展的引擎,通信網絡的進步促進電信運營商轉型。目前,電信運營商的運營支撐系統面臨新局面:電信運營商已成為全業務運營商,運營支撐系統必然要適應其業務的拓展而擴大服務領域,逐漸轉向全方位信息化服務。
立足全業務運營
在2009年第一季度工業通信業運行情況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表示,目前通信業固定電話業務量下滑很大,但非話音類業務在增長,這表明電信運營商正從話音業務轉型為綜合信息服務。
電信運營商重組后,其運營支撐系統的磨合還需要一段時間。專家認為,電信運營商真正需要的是具有全業務支撐能力的整合系統,其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及割接移動用戶,以及移動與固網的捆綁銷售,工作更為繁重。中國移動也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綁定鐵通或廣電寬帶支撐能力,以及實現個人TD-SCDMA無線寬帶支撐能力。
開展全業務競爭,對原來的固網運營商來說需要通過移動業務尋找新的增長點,因此必須整合渠道、服務和營銷方面的資源以及客戶關系,快速實現新的移動業務與原有業務的優勢互補,搶占更大市場空間,這也是其迫切需要將網絡升級到下一代網絡(NGN),成為全IP網絡提供融合業務的原因。對原來的移動電信運營商來說,全業務運營的著力點在于將移動語音業務方面的優勢擴展到數據業務,同時在原來相對薄弱的集團客戶方面找到新的收入增長點,最終使核心網升級為IMS,成為全IP網絡。
電信運營商的轉型征程
對中國移動而言,盡管其用戶數、現金流以及網絡規模都遠超另外兩家電信運營商,但在轉型時期任何一步走錯都可能喪失其領先地位。在如火如荼的3G發展時期,中國移動如何從一個移動窄帶運營商向移動寬帶運營商轉型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中國移動業務支撐部規劃處黃巖表示,目前電信業務的發展出現全網一體化運營趨勢,業務量越來越大,需求越來越多,F在,業務價值鏈的上下游公司都在嘗試進入其他環節,使傳統電信運營商變成管道;诖,電信運營商要考慮自身的戰略定位,充分考慮到全業務是一體化運營、快速響應、彼此融合,要以規劃和需求雙驅動進行運營支撐系統的建設。
“如果說5年前的中國電信還只是一個‘裝電話的’,固話業務幾乎是中國電信的全部收入來源,那么今天的中國電信則更是一個‘賣服務的’!北M管中國電信移動業務品牌天翼2008年年底才問世,不過在中國電信內部人士看來,其轉型的號角早在2004年年底就已吹響。
近年來,由于通信技術的發展,移動對固網的替代作用日益增強,中國電信的收入、利潤都出現增長放緩跡象,固網用戶更是持續萎縮。此前,中國電信身上一直籠罩著“中國最大的傳統固網運營商”的光環,固網的流失被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比喻為 “無可奈何花落去”。因此,2004年年底中國電信提出戰略轉型,將集團戰略從硬幣的這一面翻到另一面,即從傳統的固網運營商轉變為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2008年年底,中國電信發布天翼移動業務品牌,以移動互聯網為核心定位,強調全業務綜合信息服務,展現了互聯網手機的全新形象。
中國聯通通過收購固網完成向綜合運營商的轉型。2008年年底,中國聯通完成對原中國網通固網及相關資產的收購。至此,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的合并工作基本完成,中國聯通完成向綜合電信運營商的轉變。此后,其業務覆蓋移動網和固網,向國內用戶提供移動服務和固定電話及互聯網接入服務。
緊接著,中國聯通在其召開的2009年全國電視電話工作會議上提出2009年的工作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業務經營為主線,以寬帶移動互聯網業務為重點,發揮融合優勢,加快網絡建設,加大發展力度,提高發展質量,提升服務水平,全面增強中國聯通的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建設國際領先的寬帶通信和信息服務提供商奠定堅實基礎。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轉型目標已經確定,競爭在3G時代初期就會迅速升溫。在市場策略方面,電信運營商可能相互借鑒,誰能獨占鰲頭,關鍵要是看真正實力的比拼。
角逐軟件領域
在電信運營商向“通信+信息服務”的全業務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的過程中,對軟件等具有增值價值的服務項目的爭奪趨于白熱化。隨著3G時代的到來,三大電信運營商先是在上網本電腦領域展開一番火拼,如今又將戰火延至“軟件商店”!败浖痰辍睂嵸|是一個供第三方合作商或個人在開放操作系統的基礎上研發增值軟件,再上傳銷售,繼而與操作系統提供商分成的模式。
除了中國移動日前確定將于9月正式上線Mobile Market外,中國電信的軟件商店平臺已悄然上線進行測試。中國電信四川分公司與成都當地一家科技企業合作建設的xFace開發者平臺已經上線,該平臺提供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工具和測試服務,主要包括xFace應用開發培訓中心、測試中心以及開發者社區。中國聯通在做兩手準備,一方面與蘋果iPhone進行談判,引入蘋果的App store;另一方面,加緊測試其基于Uni平臺的手機操作系統UniPlus,利用自行開發的操作系統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將成為全球僅有的3家運營“軟件商店”的電信運營商。
易觀國際分析認為,三大電信運營商推出“軟件商店”的目的十分明顯:一是利用開放共贏的商業模式,有效整合移動互聯網產業鏈的參與者,強化對移動互聯網產業鏈的控制能力;二是通過滿足智能手機應用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分食手機應用產品或服務市場,全面進軍移動互聯網市場;三是解決3G終端軟件配適問題,吸引用戶使用3G終端并增加用戶黏性。
無論未來市場如何,目前“軟件商店”在電信運營商眼里都是“香餑餑”,尤其在3G業務全面展開后,應用層面的匱乏更需要“軟件商店”的補充!败浖痰辍币褳槠浣ㄔO者帶來不菲收入,電信運營商對“軟件商店”如此熱情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