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 本文對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進行探討,對太陽能產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并對太陽能光伏產業市場的結構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模式,對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太陽能光伏 產業發展 現狀 問題 模式
1前言
據有關數據顯示到本世紀中期,世界人口將會增加到90個億,能源的需求量也將成倍增加。在能源的供給中,可再生能源占到一半,我國能源界的專家曾指出,到本世紀中期,煤能源的提供將不足50%,其余的能源供給主要依靠天然氣、石油等非可再生資源或者其他的可再生資源補充。為了保證充足的能源,國際社會展開了一輪激烈的討論和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可再生能源計劃,其中太陽能光伏發電是除了風力發電、水發電等之外的重要可再生資源,而且具有諸多優勢,比如清潔性能高、安全性可靠、修理簡單方便、使用期限長,資源儲備量大等,諸多優勢融為一體使其成為新時代背景下各國競相研究的高科技之一。
2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的背景下,存在諸多值得關注的約束性因素[1]。
(1)全球產業鏈上的“依附性發展格局”
“地球村”概念概括了世界發展的現狀和基本模式,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更是為加強了世界企業之間的內在聯系,促使產業價值的創造跨越了地域的限制。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全球化發展的縮影。但是具體分析來看,太陽能光伏產業在我國的生產產品僅限于電池片的生產,生產環節也是最不需要腦力勞動的組建包裝環節,此外,多晶硅的生產技術嚴重落后,點好技術和工藝技術不能實現自我研制,導致太陽能光伏技術水準偏低。
(2)產業與市場倒掛
優秀的企業模式表現在產生和銷售的統一性,然而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卻出現怪圈,原材料采購于國外,生產在國內,銷售又轉移到國外,導致國內的太陽能市場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此外,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太陽能光伏生產廠家約有90%以上的太陽能電池銷售到海外市場,相比之下,留在國內營銷的產品相當少,造成了國內脫銷的現象,由此可以推斷出,我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是一個以出口為主的產業經營模式,原料和銷售都集中在國外,造成產業與市場倒掛的現象。
(3)高純硅材料不足限制了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
太能光伏產業輝煌發展的背后存在巨大的漏洞,因為太陽能光伏產業嚴重依賴國外市場,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生產原料來自海外,核心技術更是被國外的力量控制,此外,太能光伏產業的主要消費市場也在國外。也就是說,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受到外界的嚴重牽制,國外環境一旦有點風吹草動,我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就面臨破產。最關鍵的是太能光伏的原材料即高純硅材料嚴重依賴國外進口,國內企業需要高價位的購進才能進行生產,從而使得諸多國內企業的利潤下降,發展空間極低。
3太陽能光伏產業市場結構分析
太陽能光伏產業屬于典型的資源密集型產業,最顯著的特征是產業的供應材料集中于少數企業中,壟斷現象十分嚴重,而且處于生產企業鏈條的最上端,競爭程度低,相比之下,產業鏈西段的生產企業面對巨大的生產和銷售壓力,而且這些企業嚴重依賴于原材料企業的供應,無形中被產業鏈的上端企業實際控制,因而產業鏈條的正常性對于我國太陽能光伏企業的發展很關鍵,本文將對光伏產業的市場鏈條進行詳細分析,進而總結出太陽能光伏產業生產和銷售的結構特征[2]。
(1) 硅片生產環節趨向壟斷競爭
太陽能光伏產業具有顯著的壟斷特征,比如到2011年底,全球共有230家企業進行太陽能光伏的生產,但是該產業硅片生產的核心技術卻來自全球13家企業,這些企業也大都集中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這些國家的企業競爭力相當雄厚,這表明該產業的生產源頭呈現壟斷性,進而影響到大多數企業的發展,致使產業鏈下端的企業走向壟斷的生產模式,總體上來看,硅片生產環節也開始轉向壟斷競爭。
(2)電池片生產趨向壟斷競爭
電池片生產技術不像硅片那樣集中于幾個少數國家,技術含量較低,然而卻由于企業的數量大大加強,電池片生產也開始走向壟斷化,其競爭特征也呈現壟斷性,近些年來,電池片的生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場壟斷化日益強化,到2011年底,全世界共有太陽能光伏生產企業達380多家。
4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模式分析
全世界不同國家的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歷程各不相同,但大體上可歸納為以下三種主要發展模式:第一種發展模式為自主創新型模式,這種模式的技術中自主創新占據絕大部分,它特別強調自主研發的重要地位,突出人無我有的顯著優勢,常常在取得科研成果并經過實驗驗證后迅速將其投入到產業生產中,大大提高了科研成果向經濟效益的轉化速度,在取得經濟效益后繼續加大自主創新的投入,實現良性循環。第二種發展模式集自主創新與國外引進于一體,形成集成創新模式,這種模式借鑒了國外先進成熟的經驗,有效避免了自主創新走很多彎路的缺點,同時又不完全照搬國外技術,實現了與本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發展思路。第三種模式是太陽能光伏產業剛剛起步的很多國家常采用的,這些國家剛剛開始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沒有任何經驗,自主創新能力也非常有限,于是他們采取了先從國外引進,然后消化吸收,達到一定水平后再進行自主創新的發展思路,這實現了技術水平的高起點、快發展的目的,這三種發展模式各有利弊,具體哪一種更好要看哪一種更適合我國當前的發展形勢。
5結束語
我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思路要與目前的經濟發展情況、技術發展水平為基礎,通過與世界各國的對比找出我們的比較優勢,合理利用比較優勢使我國在世界上占據一席之地。同時,要力爭健全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監管制度,從多方面入手,全面擴大國內光伏產業的市場,爭取獲得全球產業生產鏈條中的管理權。
參考文獻:
[1]周傳華,陳礪.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與應用[J].科學與研究, 2008, (8): 47-48.
[2]馬池,付姍姍.淺析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J].科技論壇, 2008, (7):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