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nxp5x"><big id="nxp5x"><noframes id="nxp5x">

    <var id="nxp5x"><video id="nxp5x"></video></var>

          <em id="nxp5x"></em>

              首 頁 本刊概況 出 版 人 發行統計 在線訂閱 歡迎投稿 市場分析 1 組織交流 1 關于我們
             
            1
               通信短波
            1
               新品之窗
            1
               優秀論文
            1
               通信趨勢
            1
               特別企劃
            1
               運營商動態
            1
               技術前沿
            1
               市場聚焦
            1
               通信視點
            1
               信息化論壇
            1
            當前位置:首頁 > 優秀論文
            運用網絡技術提升公共事務監管效能思考
            作者:劉菲 張曉茹 楊永戰 楊才峰 王子賢
            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12/9/28 11:08:00
            正文: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院級科研項目XYY201218 )

               摘要:把網絡技術應用于公共事務的監管之中,是對傳統監管理念、思維、模式的變革與創新。本文基于深入調查研究,探討運用現代網絡技術提升公共事務監管效能的對策,以便更好地發揮現代網絡技術的功能優勢,提升公共事務監管效能。
               關鍵詞:現代網絡技術   監管效能   創新   調查研究
               
               現代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習慣以及工作和生活方式。把網絡技術應用于公共事務的監管之中,是對傳統監管理念、思維、模式的變革與創新。它在規范公共權力運作,提升監管效能,打造“陽光政府”,推進反腐倡廉建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筆者基于深入調查研究,探討運用現代網絡技術提升公共事務監管效能的對策,以便能夠更好地發揮現代網絡技術的功能優勢,提升公共事務監管效能。
               一、提高思想認識,確保資金持續投入
               一是提高對網絡監管系統建設重要作用的認識。加強網絡監管系統建設,提升公共事務的監管效能,不僅是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樹立良好黨風政風,減少社會矛盾和沖突,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而且在規范公共資金使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梢,這不僅可以帶來政治效益、社會效益,而且還有經濟效益。因此,一定要改變網絡監管系統建設只有“付出”沒有“回報”甚至認為是“負擔”的錯誤思想,提高對這方面工作重要作用的思想認識。二是建立專項財政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只有這樣,才能使網絡開發、維護、升級完善的后續資金得到切實保證。三是適當利用社會資金。例如,“世紀之村” http://www.cuncun8.com/是企業性質網站,其提供的免費村務公開平臺,對于網站本身可以起到擴大宣傳,增加訪問數量,提高自身影響力的作用,同時也節省了一部分公共資金的投入。當然,鑒于公共事務監管的公共性質,應以公共財政資金投入為主,利用社會資金一定要慎重、適度,否則,監管的公正性嚴肅性就會受到質疑。
               二、做好宣傳工作,提高群眾參與程度
               人民群眾的監管具有廣泛、直接、及時、深刻等特點。因此,應該做好宣傳工作,提高群眾參與程度。一是要深入宣傳,提高群眾對網絡監管系統的知曉程度和重視程度。宣傳時,一定要考慮群眾的文化水平和媒體偏好。從實際情況看,除利用宣傳小冊子、戶外廣告、手機短信、人員宣傳等形式外,重點應該通過有線電視網絡,用本地方言進行講解,這樣宣傳的面廣且容易讓群眾接受,宣傳效果較好。二是要拓寬群眾參與網絡系統監管的渠道。例如,要求各種監管網絡都能鏈接到互聯網,并開設具有即時互動功能的投訴受理窗口、BBS論壇、“糾風在線”,或者開發手機短信參與平臺等,盡量拓寬群眾參與、評論、監督渠道,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參與。三是建立群眾參與網絡系統監管的激勵機制。對公共事務實施監管是群眾的基本權力之一,但因各種主客觀因素,群眾的參與熱情并不高。因此,應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激發群眾參與熱情,促使群眾敢于以主人翁的姿態監督公共事務運作,增強監管合力。
               三、科學統籌規劃,構建統一監管網絡
               因為當前監管網絡系統開發尚處于探索實踐的初期階段,出現各自為政現象實屬正常,但其弊端也顯而易見。因此,有必要把各個分散的監管網絡小系統,通過科學統籌規劃,構建成一個統一的監管網絡大系統,實現集約化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一是要成立規劃建設領導機構。由紀檢監察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領導參加,目的在于發揮組織協調指導作用,避免各個部門之間因利益壁壘而出現難以“兼容”的問題。二是對全市具有監管功能的網絡進行一番摸底調查。調查中要詳細了解每個網絡各自的獨特監管功能,征求其主管部門及開發設計人員的意見建議,動員主管部門以及網絡開發公司摒棄各自的利益保護主義,以大局為重,主動參與到統一監管網絡的構建中來。三是聘請網絡設計專家參與設計。要認真嚴肅對待專家的意見建議,放手讓專家大膽設計,使網絡更具科學性、嚴肅性和友好性。四是對各個監管網絡進行整合。整合的目的,不僅在于各個網絡之間數據資源能夠共享,減少浪費,還在于紀檢監察部門能夠第一時間獲取網絡監管到的違法違規動態信息,以及群眾投訴、舉報或者意見建議,以便能夠及時進行查處,避免造成更多負面影響,切實維護國家和群眾利益。
               四、深挖網絡潛力,拓展新的監管領域
               只有進一步深挖網絡系統蘊藏的監管潛力,發揮綜合效益,才能避免資源浪費,最大限度地提升監管效能。一是要提高監管人員的網絡技術素質和能力。監管人員網絡技術素質和能力的高低,決定著監管成效的大小。因此,除了盡量配備網絡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外,還要加強對監管人員進行網絡技術教育培訓,以轉變傳統監管的思維和模式,增強運用現代網絡技術來監管公共事務運作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在原有監管網絡基礎上增加新的監管功能,發揮綜合效益。例如,可以在所有監管網絡系統中增設在線即時互動功能,在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中增設辦事窗口的視頻監控功能等。三是開發新的監管網絡系統,拓寬新的監管領域。特別是要重視對一些重點、關鍵的公共事務進行監管,拓展新的監管領域。例如,機關、國企、事業單位的工程建筑、財務開支、人事安排等必須依法依規公開的重要事項,可以開發新的網絡系統,集中向社會公開;又如,各縣區的財務結算(核算)中心,也可以建立新的統一的遠程報帳和監控網絡系統,對所有單位的財務和資金實行集中電算化、網絡化監控管理。


               
            作者簡介:
            [1]何顯明.中國網絡公共領域的成長:功能與前景[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12(1) 
            [2]蘇忠林 李鑫.網絡公關異化:現象、原因與監管[J].中國行政管理 2011(4)
            [3]侯西安.突發性公共事件中網絡輿情有效監管探索[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4)


            作者簡介:劉菲,女,漢族,1976年10月27日,山東省禹城縣人,本科學歷,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擔任此次項目主持人。

             
             
               
            《通信市場》 中國·北京·復興路49號通信市場(100036) 點擊查看具體位置
            電話:86-10-6820 7724, 6820 7726
            京ICP備05037146號-8
            建議使用 Microsoft IE4.0 以上版本 800*600瀏覽 如果您有什么建議和意見請與管理員聯系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全部欧美老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