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掌握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計算機應用技術在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各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因此,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探討計算機應用技術及信息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化建設
市場經濟時代,企業是市場的第一大主體,也是推動各項先進科學技術發展和實際運用操作的主要力量,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企業信息化已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依托企業這一載體,探討計算機應用技術在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中的情況。
一、計算機應用技術分析
1.內涵
計算機應用技術就是指對各種計算機軟件的各種功能和屬性等有足夠的了解和應用能力,可以在各種情況下熟練操控計算機,并且能高效率地為不同人群提供所需要的服務的集合總稱。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要求能熟練掌握常用的計算機軟件操作,熟悉掌握編程語言,有較強的實踐技能。
信息化是指培養、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并使之造福于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在對信息化進行的解釋中,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是關鍵詞,所以,信息化的主體必然是現代企業。而所謂企業信息化,指的是企業在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現代化技術的基礎上,將信息資源作為主要對象,運用系統集成的方法,對企業整個管理和框架進行全面整合,使各個方面都得到一個合理的配置。
2.特征
。1)易操作。對于推廣計算機應用技術而言,操作簡便,易于掌握是重要的因素。再強大的技術和軟件,如果難于使用,用戶必然會產生抵觸情緒,那就很難推廣開來。
。2)整合性。計算機應用技術能將用戶的各種需要整合,搭建功能模塊,設置平臺系統,并且能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地添加更多的功能,最后將綜合性的管理平臺展示給用戶。
。3)共享性,F代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有效地實現了信息的溝通,不僅可以在企業內部將經驗和技術轉換成企業資源,而且還能加強企業與外部的溝通,通過信息的共享實現共同發展。
。4)安全性。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開發使用,在數據傳輸和儲存上都有加密設置,系統本身有嚴格的管理權限,通過多種方式來保證安全性。
二、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
1.發展狀況
隨著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以及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開發的進一步普及,我國的信息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具體的應用之中,一般而言,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融入可以提高基礎數據信息錄入的自動化水平,進而有效提高管理人員制定發展戰略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辦公的自動化程度,有利于實現無紙化、自動化辦公,進而節約辦公和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優化工作流程,進而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并且有利于將員工的經驗與技術轉換成企業內部資源,提高員工的學習和創新能力。
在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之中,有兩個特點尤為明顯。第一是微型化。微型計算機已進入儀器、儀表、家用電器等小型儀器設備中,同時也作為工業控制過程的心臟,使儀器設備實現“智能化”。第二是智能化。智能化是計算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新一代計算機,將可以模擬人的感覺行為和思維過程的機理,具有邏輯推理和學習的能力。
2.不足之處
目前,我國信息產業尚不能完全滿足信息化發展與計算機應用對軟硬件產品的需求,國產化產品技術水平與市場占有率低, 科技成果轉化速度較慢,信息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此外,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政策法律環境尚待完善,有關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完全建立,電子商務的發展所需要的市場環境尚不完善。企業管理體制、機制、管理理念與組織機構尚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三、企業信息化建設
企業信息化的實質就是通過對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合理、有效運用,提高企業管理的現代化和生產自動化水平,降低企業經營的成本,增強經濟效益,進而全面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1.生產過程和內部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這是制造企業將批量生產的流水線作業方式進行信息化的主要環節。其主要內容就是運用自動控制和微電子技術、計算機以及網絡技術來實現對整個生產過程的監測和控制,以達到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目的。生產過程的信息化重點就是產品開發設計、生產工藝流程、車間現場管理、質量檢測等各環節。
企業內部流程管理的信息化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應該可以說是比重最大,同時也是難度最大,應用最廣,涉及范圍最廣泛的一個領域。企業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主要就是規范管理的一些基礎工作以及優化業務流程,運用信息集成應用系統有效地對信息資源進行采集、加工、組織和整合,以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更加準確的管理信息和決策信息。
2.產品供應鏈的信息化建設
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改變,企業的生產已經開始從孤立以及封閉的狀態慢慢地開始向前延伸和后延,這也就是現在所謂的供應鏈管理。從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的采購、運輸、儲存、加工制造、銷售到最終送到并且服務于客戶,形成一條由上游的供應商、中間的生產者和第三方服務商、下游的銷售客戶組成的鏈式結構。而這個過程直接制約和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活動和管理流程,使企業內部管理和外部的供應、銷售和服務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應變能力。
總結:
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企業的信息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應用范圍已經從以前單一流程或工序逐漸發展到供應鏈領域,可見計算機應用技術貫穿著企業信息化的全過程,對企業信息化的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袁濤. 計算機應用技術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J]. 民營科技, 2011,(11) .
[2] 馬忠鋒. 計算機應用的現狀與計算機的發展趨勢[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07) .
作者簡介:劉菲,女,漢族,1976年10月27日,山東省禹城縣人,本科學歷,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單位:中央司法警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