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企業經營活動中IT的作用,越來越得到肯定,其投資量也逐漸增加。為了更有效地經營企業,根據經營方針,發揮IT系統的作用是關鍵。IT系統的應用不僅企業經營和維護、經營競爭上適用
,也可適用于社會服務。
日本企業咨詢公司Shigeru Inoue
2000年提出風險管理的關鍵是企業風險的量化,所以引入IT系統時有必要利用企業結構的重新組合
,通過業務流程的系統化達到經營戰略與IT系統的有機結合與量化。UNISYS公司Toshiaki Otsuka
也提出風險管理要貫穿在整個IT系統開發、測試及運行周期?陀^環境惡劣時,不僅重構系統,還要在整個系統周期內進行風險管理是很重要的事情。
為了進行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風險管理
,本文只論述通過風險的量化,判斷經營虧損的百分比,通過信息共享,減少風險。首先導入體現IT系統價值的現金流量為基礎的評估函數;另外考慮了IT投資效果,非獨立兩個IT系統風險預測。比如,知識管理系統與智能處理系統,知識管理系統為業務上的管理層面的IT系統,但智能處理系統為知識挖掘、個性化深度研究層面的IT系統。不能混合開發與管理,但具有相關性。文中在評估函數中導入對數概率分布函數概念,提出了風險量化的具體統計方法。最后為了適應社會外部環境的變化,論述了評估函數對風險管理方面的應用前景。
一、 信息共享的作用
作為IT系統的管理者,有必要分析經營戰略與決策,并確定投資建立IT系統的系統負責人及通過應用IT系統增加效益的經營人。系統負責人CIO與經營人CEO因崗位不同,不太可能采用同一評估體系。為了全面共享信息,利用同樣的評估體系,引入現金流量折現法
評估函數是首選方法。作為評估函數,不僅要反映自身經營業務成績,還要正確反映對經營環境中的風險。所以,為了居安思危,把風險不僅要數量化,有必要把風險變為可視化(通過統計圖表),這樣才能達到更加直觀的效果。
二、 考慮現金流量的評估函數
為了表示IT系統的效果,引入評估函數
(效益累積),函數
由IT投資費用、收益及附加值構成。
(1)
其中
I :IT系統建設費;
Cope(t) :IT系統維護費;
CR(t) :企業內減少成本費(人工費、對外委托費、減少固定資產費等);
CG(t) :根據IT系統建設增加的營業額;
T :IT系統壽命;
Opb :改善經營環境的附加值;
Opi :企業經營的風險減少效果;
:當前效益的折算函數(r=風險率,t=時間);
表示
(2)
當IT投資的目的為在市場中提高本企業的競爭優勢時,系統價值主要表現在營業增加額CG(t)與經營環境的附加值Opb。
當IT投資的目的為經營目的時,系統價值表現在成本減少額CR(t)。
當為了改善經營環境或打好企業經營環境的基礎,導入IT系統時對減少成本或提高企業效益不起作用。
IT系統的作用可以作為對經營環境變化中減少Opi(風險減少)為其必要性。Opb、Opi的值,可作為經營環境中的參變量,用期權等方法可以量化。
圖一 表示評估函數中費用與經營效益間的關系
三、風險量化的實證分析
3.1 風險量化實例及統計方法
中等規模的IT系統為例,A項目成本條件如(表1)。起始開發費100萬元、年維護費15萬元、每年減少初期成本的30﹪、每年增加營業額20﹪、顧客滿意度附加值為10萬元。如果假設IT系統壽命為7年,投資效益評估函數(式1) = 112.53萬元。B項目成本條件如(表2),從數量上考慮沒有問題,那么風險有多大呢?
有關經營效益累積增量值(式1)的風險可通過概率分布函數來表示,根據帕累托分布原理,經營效益的增量累積滿足對數正態分布。假設A項目最佳年減少成本為30萬元、最少為5萬元、最多為32萬元、經營效益期望值為20萬元、標準偏差為5萬元;B項目最佳年減少成本為20萬元、最少為6.5萬元、最多為25萬元、經營效益期望值為15萬元、標準偏差為3萬元,并且二者相關系數r=-0.2,經營效益的增量滿足對數正態分布。
根據式(1),A項目中減少成本分別為5萬元、30萬元、32萬元時的經濟效益7年累積增量總量分別為6.0230萬元、16.0748萬元、17.7280萬元,所對應自然對數值分別為 -1.79558、2.77725、2.875145。正態分布的標準偏差
為ln(5)=1.600;B項目中減少成本分別為6.5萬元、30萬元、32萬元時的經濟效益7年累積增量總量分別為0.5514萬元、9.2286萬元、12.6143萬元,所對應自然對數值分別為 -0.5953、2.22、2.5348。正態分布的標準偏差 為ln(3)=1.100.
A項目經濟效益累積增量對數在區間[-1.79558,2.875145]上滿足正態分布,B項目經濟效益累積增量對
數在區間[-0.5393,2.5348]上滿足正態分布,只須分別求(圖二,圖三)顏色部分概率即可。

據公式有
同理 可知
由此可知A項目效益評估函數對數值取負值的概率為8.96%,亦即投資虧損的概率為8.96%;效益評估函數對數值取正數的概率為91.04﹪,即不難發現投資見效的概率為91.04%;B項目效益評估函數對數取負值的概率為13.08%,亦即投資虧損的概率為13.08%;效益評估函數對數值取正數的概率為86.92﹪,即不難發現投資見效的概率為86.92%。
最后,我們來研究兩個項目的和的風險,即
的風險情況。兩個項目A與B具有相關性,由
可知,
故
.
3.2 結果分析
上述舉例中,可以看出,當兩個項目負相關時風險降低了,未考慮環境變化的風險減少效果OPi。今后的研究中要把Opi考慮進去。尤其是近期股市動蕩的情況下,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風險管理可分為決策商機的直接風險管理和同直接盈利無關的間接風險管理。兩者同企業效益與經營有著密切聯系。通過區域經營活動或全局經營活動的風險管理,促進局部經營能力的發揮。只要正確處理局部利益與企業全局經濟效益目標間的關系,可達到資源共享、減少風險、最佳經營管理的目的。
結束語
IT系統的投資,在應用過程中對經濟指標的量化是關鍵。自上向下的管理模式,很難做到對將來企業效益的預測評價,本文提出了風險量化中的虧損概率計算方法及容易共享風險信息的方法。(圖二,圖三)可起到效益評估函數盈利與虧損的可視化效果。將來研究目的無非是建立IT系統投資及運行時的實時投資評估體系,以此來減少投資風險。
參考文獻:
[1] Nolan,Richard Mcfarlan, F.Warr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5.11,96-106.
[2] Shigeru Inoue,Risk Management,Unisys Technology review,Vol.67,2000.11, 100-119.
[3] Sowa,J.F. and Zachman, J.A, Extending and Formalizing the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 IBM System Journal Vol.31,No.3, 1992,590-616.
[4] Toshiaki Otsuka,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Unisys Technology review,Vol.93,2007.8, 70-88.
[5] 劉鈞.風險管理概論[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9.
[6] 托馬斯.L.巴頓 著,王劍鋒 譯. 企業風險管理\CFO管理新知譯叢[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7] 丹.雷曼 著,楊愛華 譯.運用風險管理終止項目失敗[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8] B.B.格涅堅科 著,丁壽田 譯.概率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作者簡介:尹哲,男,1963.4-,延邊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統計計算、信息處理、計算機檢索。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在職博士,計算機檢索方向。吉林省數學會常務理事。0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