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作為未來第四代移動通信的核心技術,正交頻分復用(OFDM)具有較高的
頻譜利用率和良好的抗多徑能力,能有效消除信道干擾和符號干擾、提高信息
傳輸速率;而短波通信因其有限帶寬和信道的不穩定性,傳輸速率受到很大的
限制,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恰好能彌補短波通信的不足,這對提高短波
通信時效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實際情況出發,以Simulink為平臺構建OFDM
通信系統模型,在不同參數的短波信道中仿真,得到相應的解調信號,通過分
析可以得到各種因素對通信系統的影響程度,為今后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在OFDM
通信系統中的影響提供參考。
1 OFDM信號的傳輸特性
1.1 OFDM提高了頻譜利用率
在OFDM系統中,任意兩個子載波相互正交,這種正交性保證了任意兩個子載波相互獨立、互不干擾。在對應的頻域內,相鄰子載波的頻譜相互重疊
,這就相應的提高了頻譜的利用率。其時域連續和離散表達式如下:
(1)
(2)
由上式可以看出不同子載波相乘后在整周期內積分為0,這就保證了各個子載波互不干擾。圖1是子載波頻譜相互重疊的示意圖?梢钥吹,相鄰子載
波的頻譜相互重疊,頻譜的利用率明顯提高。
圖1 子載波頻譜重疊示意圖
1.2 OFDM消除了碼間干擾和信道干擾
在OFDM系統中,數據符號在多個載波上同時傳輸,各子載波上的數據傳輸
速率是具有相同系統數據傳輸速率單載波傳輸系統的1/N,子載波上的符號傳
送相同的數據量傳輸時間相應增加為N倍。這樣就能實現高速數據傳輸而同時
保證數據符號的持續時間遠大于信道的時延擴展,從而來克服符號間的干擾,
圖2中單載波傳輸系統與OFDM系統的傳輸比較。圖中OFDM系統分為四路傳輸4個
二進制碼元。假設此時圖2左邊的單載波系統傳輸需要花費4個單位的時間,而
在圖2右邊的OFDM系統將同時發送4個碼元。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數據將有4個單位的持續時間,自然帶來的符號間干擾比較小。
圖2 單載波系統與多載波系統傳輸特性比較示意圖
由于短波信道的不穩定性,多徑衰落會伴隨著整個通信過程,造成符號間
串擾和信道間干擾。OFDM系統通過插入保護間隔來克服兩個影響因素,一
般認為使用循環前綴是一種有效的辦法。其原因在于OFDM技術要求嚴格的
正交性,通過短波信道傳輸的信號或多或少的都會出現衰落或頻移,接受
端不能完全做到同步,解決這個問題的首要辦法是使信號周期長一些,在
解調時不必精確解調出信號周期的開頭和結尾,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校正符
號串擾,但這樣并不能消除信道間干擾。為了同時解決符號串擾和信道間
干擾,要把信號的結尾部分復制并附加到信號的開頭端,其長度根據實際
情況而定,但這樣會占用一定的頻帶。如圖3所示:
圖3 循環前綴示意圖
2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統模型及短波信道條件下通信效果仿真
根據參考文獻[2]中的OFDM傳輸系統的基本原理圖,在Simulink下建
立仿真模型。其中信源速率為600bit/s,采用BCH(31,21)編碼方式,8
倍擴頻,64路子載波,為了解調時的同步和過采樣,這里采用10路導頻和
182路冗余信息,調制方式為16QAM。分別在多徑信道和頻偏信道條件下研
究OFDM系統的通信性能。由于仿真環境下不產生突發錯誤,這里就不再使
用交織技術。
圖4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統框圖
為了便于了解信道環境對通信系統產生的影響,我們把信道中的各種
因素進行分解,對每種因素在系統的影響逐個進行仿真。為了在仿真
中便于觀察,這里采用接收端FFT變換之后,16QAM解調之前的信號星
座圖為對象,來研究OFDM系統在不同信道條件下的通信效果。
2.1 理想信道條件下解調出的星座圖
以圖4中的系統框圖為模板,假定通信系統的信道是理想的,不存在任
何形式的干擾和衰落,接收端能完全無誤的接收到發送端送出的信
號,在此基礎上我們對系統進行仿真,得到16QAM解調之前的星座圖。如下:
圖5 理想信道條件下解調出的星座圖
由上圖可以看出,在理想信道情況下整個通信系統能夠完全無誤的解調出原始信息,不存在信息丟失的情況。
2.2 只存在瑞利多徑衰落情況下解調出的星座圖(多徑為2)
改變圖4中的信道模型,使得通信系統中的信道參數只存在瑞利多徑衰
落且多徑數為2,在此基礎上對系統進行仿真,得到16QAM解調前的星座圖。如下:
圖6只存在瑞利多徑衰落情況下解調出的星座圖(多徑為2)
由上圖不難看出,在瑞利多徑衰落情況下星座圖的幅度沒有發生變
化,而相位發生了不同的變化,造成整個星座圖的旋轉,接收端不能解調
出所要傳送的信息,造成信息的丟失。
2.3 只存在頻偏情況下解調出的星座圖(頻偏為2Hz)
改變圖4中的信道模型,使之只存在頻偏的影響因素。由于在短波信
道中接收端與發送端的多普勒頻移一般為2Hz,為不失一般性,這里設置頻偏為2Hz。
圖7 只存在頻偏情況下解調出的星座圖(t=t1) 圖8 只存在頻偏情況下解調出的星座圖(t=t2時)
圖7和圖8都是在頻偏為2Hz的條件下仿真所得到的圖形,只是時間點
有所不同。顯然,在頻偏2Hz的情況下解調出的信號發生了嚴重畸變,所
要傳送的信息完全丟失。
3 結論
本文就短波通信中采用OFDM技術建立了系統模型,并在不同的短波信
道條件下進行了仿
真。通過仿真不難看出,在短波通信中使用OFDM技術瑞利多徑衰落和多普
勒頻偏都會對通信系統造成嚴重影響,系統通信效果急劇惡化,其中多普
勒頻移造成的影響較為嚴重,它不僅造成接收端相位的改變,還造成接收
端信號幅度的急劇變化,致使接收端無法正常解調出相應的信息。通過仿
真我們知道在短波通信系統中運用OFDM技術克服瑞利多徑衰落和多普勒頻
移的不利影響至關重要,這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何繼愛,黎鎖平,蔡志鵬.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統仿真分析.無線通信,2006
HE Ji-ai,LI Shuo-ping,CAI Zhi-peng, Simulation and Aalysis of OFDM System Based On Simulink
[2] 佟學儉,羅 濤.OFDM移動通信技術原理與應用.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DONG Xue-jian,LUO Tao,OFDM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Beiing:Posts & Telecom Press.2003.
作者簡介:潘耀華,男,1984年生,重慶通信學院在讀研究生。
0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