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企業IP通信發展的分水嶺和轉折之年。這一年,IP通信系統的發貨量第一次超過了傳統語音系統的發貨量。2005年8月份,企業VoIP領導廠商Avaya也宣布,其IP語音通信系統發貨量超過700萬線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數字。這意味著企業IP通信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IP通信的大規模部署和對傳統語音系統的替代已經是不可動搖的潮流。
Synergy Research Group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eremy Duke評論說,企業正在越來越多地采用IP通信技術,2005年1季度超過70%的同比增長速度證明了這一事實。不過,最大規模采用IP語音通信的高峰還未到來。
盡管高峰還沒有到來,但企業關注的目標已經在發生耐人尋味的變化。企業從要不要采用IP通信,轉而關注利用IP通信來做什么;從著眼于通過IP通信降低成本,轉向發掘IP通信技術的真正價值。與發貨量的簡單超越相比,IP通信的“價值發現“也許是新的發展階段中更具意義的。伴隨這一進程,應用成為越來越熱門的話題,智能通信也時常掛在人們的口邊。
IP通信的真正價值在哪里?它給企業帶來這樣一種“智能化“的通信圖景:在員工之間、員工與客戶之間,以及人員與企業業務流程之間,實現最恰當時間最恰當方式的連接。這樣,各種規模的企業都可以隨時隨地實現人員、網絡和企業應用的協作,來提升盈利能力和工作效率,無論他們在什么地點。無論是只有3個辦公地點的貨運公司、擁有多個院區的醫院,還是在150個國家擁有辦事處的跨國公司?梢赃@樣說,時間和距離基本上已經不成問題了。
下面是幾個例子。
在一個企業的聯絡中心里,當客戶打電話給聯絡中心,它會被技能、經驗最適合的座席接待,不管這個座席在本地還是千里之外。而座席如果有一些問題不能解答,它可以通過短信等形式,與企業內最適合的專家進行咨詢,為客戶提供服務。這樣,企業向客戶服務的決不限于座席,而是延伸為企業的全部員工和資源。
一家電力設備制造商通過將Avaya企業通信應用與其服務中心的訂單狀態系統集成在一起,將其平均周期時間縮短了30%, 甚至還削減了運營所需的管理人員數量。
某知名航空公司使用Avaya企業通信應用來支持其整個客戶服務運營,無需使用傳統的呼叫中心——所有座席都在家里工作,并由中心辦公室的管理人員監控。除了明顯節省房租成本外,該系統還提高了員工滿意度,并減少了招聘和培訓工作。
智能通信的實現來源于企業通信應用與企業商業應用的整合。企業通信應用包括語音通信、電子郵件、語音信息、一體化通信、電話會議、移動通信等等,他們和企業商業應用的整合經歷了三個階段。
在傳統(traditional)階段,企業PBX和數據網絡是分離的,并獨立地連接到企業商業應用中。從企業結構上看,該階段的企業可能會在許多國家設有辦事處,但是它們運作起來卻更像本地加國際的企業,而不像全球一體化的公司。
向融合(converged)階段過渡的最初幾步是向IP語音通信的過渡, 和在安全的、高可靠性、多廠商的融合網絡上添加一體化通信和聯絡中心。遵循這些初始步驟的最常見原因是降低長途電話費、基礎設施或管理(如移動、添加和變更)成本。
隨著企業商業應用和企業通信應用之間界限的日益模糊,融合階段開始向嵌入(embedded)階段過渡。在嵌入階段,企業通信嵌入在企業商業應用系統中。這正是基于開放標準的網絡長期以來所夢寐以求的。在這一階段,Web服務(Web Services)和面向服務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的模式,使應用和服務能夠在網絡上相互“發現”并進行通信。
對于企業來說,這將帶來真正的敏捷性,即在價值鏈中任意一點和任一時刻響應客戶,以及時刻了解哪些人員和資源可以調用來響應客戶。這些先進的通信服務可以縮短人員交互等待時間,從而為企業帶來真正的競爭優勢。通信的價值從而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成為企業的戰略資產。
IP通信仍在繼續著對傳統通信的替代和超越,而其“智能性“也在越來越多地被挖掘。如何最充分地利用IP通信,是企業面臨的一個挑戰和機遇。被無數管理人員奉為圭臬的哈佛商業評論提醒企業家重視IP通信的價值。哈佛商業評論指出:未來決定企業高下的重要分野是。。。企業僅僅視VoIP為進行原有業務的新手段,還是把它視為一個契機,來重新規劃所有業務“ 。 也許所有的企業都要細細品味其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