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國內運營商運營支撐系統的建設,電信運營企業信息化建設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但是,這些IT應用系統建立之后,各種IT應用質量管理問題隨即出現,運營商面臨如何控制IT系統質量、提高管理能力等嚴峻問題。其實運營商面臨的問題也是國內許多行業面臨的問題。這些行業雖已建立眾多IT系統,但軟件質量管理水平的滯后卻使這些IT系統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告急,如近年來不斷爆出有關銀行儲蓄系統、交通售票系統以及政府服務系統出現系統癱瘓的新聞。
但是日益激烈、復雜的商業環境使得企業的IT系統需要更快的反應速度和更高的穩定性,如何解決IT系統質量問題,減少網絡癱瘓事件的發生,降低網絡癱瘓事件產生的不利影響,政府、企業和軟件廠商需要引入合理的IT質量管理方式和方法。
中國迎來軟件質量年,軟件測試市場水漲船高
軟件測試是根據軟件開發階段的規格說明和程序的內部結構而精心設計的一批測試用例(即輸入數據和預期的輸出結果),并利用這些測試用例去運行程序,以發現錯誤的過程。在電信、航空航天、銀行保險等對應用軟件可靠性要求比較高行業,軟件測試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
在軟件應用環境方面,這種復雜性首先來自軟件產品本身的龐大。目前大多數大型軟件產品都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行源代碼構成,如Windows98系統就由1000多萬行源代碼組成,一套成熟的ERP產品也有數百萬行源代碼,而每一行源代碼都可能影響到程序的其它部分,并且各個部分之間又可能相互影響,因此,一個小小的錯誤就可能導致整個系統崩潰。
除此之外,軟件產品的不確定性因素過多。據了解,其不確定性主要來自用戶需求的不確定性、設計的不可預測性和客觀條件的不確定性。而開發人員的過分樂觀、開發周期及效率等外部壓力以及軟件開發項目管理的混亂也給軟件項目的開發帶來大量不可預知的風險。
目前在世界各國,對于電信、航天及金融等領域的軟件,執行機構及企業本身則出于安全性要求較高的考慮也往往要求軟件項目由獨立的第三方進行驗證。在這樣的背景下,像全球業務優化科技領導者美國美科利(Mercury)公司等專業軟件測試公司就應運而生。這些測試公司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對軟件進行測試,測試工作根據相應的軟件要求并依據相應的標準進行,提供有效的測試報告。這種專業測試公司在國外已經擁有良好的市場,軟件測試標準制定者美科利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占據了軟件測試市場的半壁江山。
據了解,在軟件業發達的國家,軟件測試早已成為軟件開發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整個軟件開發周期中占有相當大比重。國外優秀的軟件開發機構把40%的工作量花在軟件測試上,軟件測試費用占軟件開發總費用的30%至50%,對于一些要求高可靠、高安全的軟件,測試費用則相當于整個軟件項目開發所有費用的3至5倍。
IDC在2004年發布的軟件質量管理調研報告中指出,由于商業環境和軟件產品的日益復雜性,質量管理軟件的市場需求將會逐漸增強,預計到2008年,該領域市場全球銷售額將達到13.39億美元(2003年市場銷售額為6.59億美元)。據2004年底所公布的EIU(英國經濟學家商情組織)調研結果也顯示,在亞太、歐洲和中東地區的21個國家中,有86%的被調查者(調查對象為高級IT經理、IT經理CIO 、IT主管和技術主管)認為他們使用的應用軟件過于復雜,其中,60%的澳大利亞被調查者認為復雜的應用軟件是他們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另外,在其對2005年IT投入領域的調查中,47%的被訪者表示要重視應用管理,41%的被訪者表示要加強IT 管控,38%的被訪者表示要提高應用軟件的測試與實施。
但目前,在降低軟件產品的復雜性、不確定性以及抵御風險能力上,各種應用質量管理軟件的管控能力和作用不盡相同,為避免影響開發進度和導致項目失敗,作為政府、企業信息化領導者的CIO們應在眾多質量管理軟件中,選擇那些切實能夠為政府、企業IT戰略和IT發展提供持續、完善保障的產品!
電信運營商重視軟件測試,軟件應用質量有保證
去年年底EIU(英國經濟學家商情組織)公布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整個亞太區仍有42%的被調查者表示從未使用過自動測試,只有13%的被調查者認為其完全使用了自動測試,其中,新加坡的被調查者使用自動測試的比例高達50-70%。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軟件廠商、政府、企業用戶對測試環節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其軟件測試方式目前還多停留在內部測試、手工測試階段,并且多是在軟件開發結束后才開始測試工作(這由軟件的開發模型決定,國內軟件企業多采用瀑布式開發模型),這對于大型應用軟件的開發而言,存在大量風險和漏洞,這也是造成政府、企業IT系統故障的重要原因。因此,軟件測試是保證軟件質量,提高軟件安全性、可靠性的關鍵,要提高國產軟件質量,就需要培育國內的軟件測試市場,尤其是測試工具的開發和相關咨詢服務的推廣。
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在網絡發展初期,電信運營商更多的是靠著硬件網絡投資來取勝,然而現在隨著市場的發展、電信機構的重組和加入WTO后帶來的市場開放,企業在業務上互相交叉滲透,相互競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市場壓力加大、客戶對質量的要求提高、競爭成本增加、ARPU和收益下降、利潤點轉移等,企業已經很難再通過規模來維持競爭優勢。在這種情況下,運營支撐系統作為加強競爭優勢,完成企業流程重組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受到運營商的重視。因此,社會上出現很多的產品來幫助電信運營商加強核心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美科利公司推出的應用實施解決方案(如美科利質量中心),便是實現運營支撐系統順利營運的最佳選擇。
目前國內電信運營商正在加緊進行信息化建設,業務支撐系統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關運營商因為軟件系統故障的事故目前已是越來越多。2003年9月1日,澳大利亞電信公司(Telstra)移動網絡上的一個主要軟件出現故障,結果造成了大量的電話串線以及語音郵件服務器的錯誤連結,使成千上萬的用戶受到了影響。隨著這些IT系統的建設和市場競爭的激烈,運營商將對IT系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因此,運營商應該對提供軟件的企業的產品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注重軟件開發過程規范化的同時,更要注重軟件測試以保證軟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