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nxp5x"><big id="nxp5x"><noframes id="nxp5x">

    <var id="nxp5x"><video id="nxp5x"></video></var>

          <em id="nxp5x"></em>

              首 頁 本刊概況 出 版 人 發行統計 在線訂閱 歡迎投稿 市場分析 1 組織交流 1 關于我們
             
            1
               通信短波
            1
               新品之窗
            1
               優秀論文
            1
               通信趨勢
            1
               特別企劃
            1
               運營商動態
            1
               技術前沿
            1
               市場聚焦
            1
               通信視點
            1
               信息化論壇
            1
            當前位置:首頁 > 通信視點
            解析電信市場價格戰(下)
            作者:南京郵電學院管理工程系  魏琴 楊太泉 黃志華
            來源:不詳
            更新時間:2009/9/20 19:32:00
            正文:

            三、惡性價格戰的危害
            首先,惡性價格戰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不計成本、不講效益,這樣的競爭必然掏空了企業的大部分利潤,而電信業是以高投資來支撐的科技產業,沒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后盾,必將影響整個產業鏈的運轉,致使整個產業陷入惡性循環。另外,通過惡性價格戰奪來的用戶大多是低端用戶,加上不計成本的支出,必然造成企業“增量不增收”。從企業的長遠利益來看,反而是不利的。另外,惡性價格戰造成企業利潤下降,必然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科研、技術更新以及服務質量,對于用戶來說,也是不利的。從國外案例來看,單靠打價格戰難有贏家。2000年,美國長途電話巨頭間大打價格戰,對大宗合同的殘酷競爭使長途電話收費降至每分鐘一美分,結果使各公司紛紛陷入窘境。2001年,美國各無線公司爭相提供夜間和周末免費通話時間,最后導致各公司通話時間的增長無法彌補話費下降的損失,用戶數量的增長反而帶來大量的包袱:價格競爭使各企業收益大幅縮水,深陷泥潭不能自拔。2000年,德國國內長途資費較1998年下降了85%,國際長途資費下降了74%,使其后繼乏力。
            其次,惡性價格戰破壞價格體系、誤導用戶的消費觀念,對電信業長遠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惡性價格戰造成電信市場上的價格變化過于頻繁,與用戶所預期的價格差異凸顯,進而降低用戶對電信服務的信任度。信任度的下降使得原先打算電信消費的用戶,因為不能確定市場價格,而采取觀望的態度,以期待更為低廉的價格出現。這樣就造成了電信生產與市場消費的脫節。據全球電信和新媒體分析機構Analysys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價格戰可能使整個電話市場的營業額從2002年的1850億歐元下跌到2007年的1700億歐元。在這場價格戰中,固定運營商的利潤將從2002年的960億歐元下跌到2007年的830億歐元,而固定電話時長保持不變,為13240億分鐘。與此同時,盡管移動電話通話時長從3100億分鐘增長到5220億分鐘,增長69%,移動運營商的銷售額將從2002年的890億歐元下降到2007年的870億歐元,下降幅度為2%。
            再次,惡性價格戰使得電信運營商之間產生磨擦,最終受害的是消費者。第一,惡性價格戰基于服務的不均衡,從而影響了普遍服務,使一部分人與電信服務無緣。第二,惡性價格戰還會導致企業對消費者的承諾不能兌現。當前,移動運營商在推出的很多優惠措施和“套餐”都是私自的行為,它并不能夠保證用戶的既得利益。當監管部門發現并強制移動運營商恢復原有資費時,“套餐”等優惠也就取消了。第三,移動運營商在資費市場上大打價格戰,在服務方面往往關注不足,造成消費者的屢屢投訴,在中消協在七月底公布的“霸王條例”中,移動運營業居多。第四,惡性價格戰也帶來了一系列的不法行為,如電信網絡的“聯而不通”、“通而不暢”。
            此外,惡性價格戰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國家稅收的大幅減少,嚴重損害國家利益。
            四、惡性價格戰的對策
            (一)政府監管需解決的問題
            1.定位問題
            政府首先需要定好位,同時抓住主要矛盾。維護通信業的健康發展,保證國民經濟建設,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務應該是政府的主要目的。價格戰不會停止,關鍵是要掌握一個深度和范圍,市場可能容納的企業數量的控制是控制價格戰的根源。國際上過度競爭導致的行業衰落已經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同一業務市場中的運營商數量將對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行業的獲利能力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另外,資源在電信市場中的結構調整也應受到政府的宏觀調控。不同地域、不同用戶群體以及如何鼓勵運營商的創新和創造行業新的增長點應成為政府關注的問題。受利益的驅使,運營商會追逐高利潤地區,這不利于普遍服務的實施,不利于為縮短貧富地區的數字鴻溝。
            2.立法、執法問題
            盡快制訂電信法,在電信市場已經形成共識。各省區市通信管理局必須盡快加強地方電信立法。地方電信立法是國家電信立法的延伸,是對國家電信立法的必要補充,這對加強電信市場監管也是十分有利的方法。
            同時,要加大執法力度,建立政府監管的權威性。信息產業部針對目前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應盡快制定通信行政處罰案件責任制度,從行政案件的取證、立案、處罰、聽證、結案等全過程實行專人負責,并從制度上確保執法監督的實施。
            3.定價問題
            在我國,電信市場價格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和市場定價三種形式。電信資費標準實行政府定價和指導價,對價格的調整要嚴格執行聽證會制度和控制審批權限,運營商們不能隨心所欲打價格戰。未經通信主管部門許可,企業不準擅自提價和降價。省級電信運營企業根據市場情況可以采取具體的企業經營行為和促銷手段,但必須按規定程序報通信主管部門備案同意后執行,報備的促銷方案必須要有時間限制,所屬分支機構市場營銷或執行經報備的促銷活動,必須在營業場所或者代辦場所的醒目位置明碼標價。電信監管部門應當努力為企業互相溝通創造條件,各運營企業的經營和促銷方案應加強溝通和協商,對下屬分支機構的價格行為及營銷宣傳活動應加強管理,做到規范經營,不搞惡性競爭,通過有效競爭促進企業共同發展。
            4.制度問題
            為保證運營企業的利益和公平競爭,須盡快建立普遍服務基金制度。隨著國家給予優惠政策和初裝費及附加費的取消,市場開放后競爭加劇,靠傳統的電信資費結構或者交叉補貼機制不可能再維持下去,也不公平,現在主導企業與新興企業網間互聯與費用結算和承擔普遍服務義務的矛盾開始出現,國家應盡快出臺過渡的實施辦法。
            (二)企業應對價格戰的策略
            1.建立適應市場競爭機制的價格體系,合理調整網間結算標準。
              要逐步建立起以成本為基礎的電信資費結構,其制定合調整要以成本為基礎定價,逐步減少業務間和地區間的交叉補貼,考慮市場供求、普遍服務和社會承受力等相關因素,兼顧國家、企業和用戶三方面的利益。
            在新的價格體系基礎上,合理的基于成本來調整互聯互通網間結算體系,既能解決企業間利益分配不合理問題,又能從成本方面抑制價格戰。一是要合理提高網間結算標準;二是要改變結算方式,固網與移動之間、移動與移動之間、基礎電信業務、增值電信業務都要考慮合理的結算方式。電信市場走入成熟,對各運營商都是一個考驗。
            2.轉變管理模式,制定適宜的企業戰略,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這是企業是否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過度的價格戰和回避價格戰都是不可取。應該分析市場競爭的態勢,跟蹤研究競爭者的競爭策略和方式,相應制定本公司的競爭策略。同時提高市場經營和營銷人員的素質,盡量開發多樣化的營銷方式,提供差異化的營銷方案。在價格戰中也應講究控制節奏,不要搞一降到底,避免給行業帶來過大的損失。 運營商之間既要理性競爭,又要加強合作,加強溝通,對未來的行業發展達成共識。制定適宜的發展計劃和利潤指標,注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避免對市場的過度掠奪。開發新業務,促成行業產生新的增長點,擴大市場規模將使整個行業中的企業都受益。因此,各運營商除了競爭以外,還存在著共同的合作點,培育未來新的增長點,否則就只能拴死在價格戰上。
            3.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提升競爭層次。
              價格競爭是市場中主要的競爭手段之一,但是,通過降價這種低層次的競爭手段“圈”來的用戶,往往是不穩定的用戶,客戶忠誠度的下降將導致企業利潤大幅度下降。據分析,發展一名新客戶的成本是挽留一名老客戶的4倍。培育客戶的忠誠度、提高社會對企業的認同度是提高企業效益的有效途徑。因此,通信運營商更應該把工作的重心放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來,將競爭的層次從價格戰逐步提升到服務競爭進而至品牌競爭的層次。要樹立正確的企業理念,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不斷提高網絡質量和服務水平,深入開發各種不同類型的增值業務,在穩定有價值的高、中端目標客戶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在最大限度的滿足社會對通信的需要的同時,使企業的經營效益也得到提高。

             
             
               
            《通信市場》 中國·北京·復興路49號通信市場(100036) 點擊查看具體位置
            電話:86-10-6820 7724, 6820 7726
            京ICP備05037146號-8
            建議使用 Microsoft IE4.0 以上版本 800*600瀏覽 如果您有什么建議和意見請與管理員聯系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全部欧美老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