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城市治安 三大運營商 監控系統 賽立信 通信競爭
摘要:一二線城市的警力配置非常緊張,目前已經通過智能政務平臺、交通監控系統等科技通信手段提升警力的使用效率。三大運營商,也針對無線安防市場推出了一些業務。未來,大數據配合熱點區域統計,優化警力配置是趨勢,而控制著最基礎資源的通信運營商應如何做呢?
警力不足,尤其是基層警力的不足,多年來困擾著我國的公安機關。由此衍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1、警員超負荷工作,身體健康得不到保證;2、嚴峻治安形勢與現有警力之間的不匹配;3,為了彌補了警力的短缺,建立了大量輔助警力,卻派生出更多的社會、法律問題。社會對“警力”有著巨大的需求,然而“警力”的提供方——公安機關卻遭遇了“產能”的限制,根據古典經濟學的理論,這里的商機無可比擬,然而事實也是如此,前面提到的輔助警力的背后,就是大量的保安公司;而大量城市的攝像監控系統,也讓不少的公司賺個盆滿缽滿。
我們統稱這類公司為安保服務供應商,服務的對象是公安機關以及其它政府部門,接下來就讓賽立信通信研究來復個盤給大家梳理一下這個市場的脈絡。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為什么會出現警力不足的現象。改革開放后,人口陸續由內陸向沿海、從鄉鎮到城市流動,急促地改變了許多沿海城市的人口組成:流動人口、非戶籍居民的增加,雖然這些地方的警力也在增加,但增速遠遠落后于區域人口的膨脹,工作量的飆升也就不可避免的了。
此外,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必然帶來各種新治安問題,以詐騙為例,以前剛開始主要以街頭詐騙為主,往后就出現了電話、短信、電子郵件、QQ、微信等多種形式。此外,隨著法治社會建設的深入,對取證、辦案等有了更細致的法律要求,這一切都對警隊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不難發現,警方對警力的提升,不單只是橫向(量)上的要求,還有縱向(質)上的期望。所以單純地增加警員的數量,難以滿足現狀要求。當然,這里并不是指警察隊伍的擴編需求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比起發達國家單位人口的警力配置,我國的比例還是落后的,警力仍有增長的空間,可是受制于各地政府的財政狀況,以及不均衡的人員分布,要補上這個短板乃非一日之功也。
所以在邏輯上,解決警力不足的問題應當集中在“質”的提升上,即通過各種的輔助手段,提高警力的使用效率。
輕裝上陣、群策群力
相比其它國家與地區的同行,國內的公安干警要承擔的業務種類可要多出不少,除了基本的維護治安,打擊犯罪,還要負責諸如:戶籍管理、出入境管理、精神病人管控、刑滿釋放人員的跟蹤管理,養犬登記、糾紛調解……此外根據110報警臺的記錄、有部分的求助電話是因為:沒鑰匙開門、房屋漏水、鄰里糾紛、甚至是家庭內部(管教孩子)……
本來警力的“供應”就已經是夠緊張的了,還有從中摳出一部分分給這些非核心業務,那核心業務(治安)的境況就夠悲催的了,所以要提升警力的使用效率,首先就得破掉這個困局。
分析這些“損耗”不難發現,許多事都不是公安部門能自己獨立完成的,需要數個部門協調才行。以犬只管理為例,這個其實是一個多目標的復雜任務,不是說單把狗狗登記在冊就能把問題控制住的,還要從狗主、行業市場、醫療、法律等多方面著力。所以目前警力遭到不恰當使用其實只是暫時的,隨著社會的進步、政府勢必要對其各種的部門與職能進行深度整合,用到的詞不外乎是人機交換、平臺建設、信息傳輸、ICT……而這里就有了運營商的可以施展的舞臺。借著互聯網的東風,各地都建立起形式各種的政務平臺,打通信息的流動,使得部門內部或者部門與部門的鏈接變得更加高效,以出港澳入境為例,目前廣東省內已經實現申請、預約等事宜在線辦理;此外,廣東還率先投入了出入境自助辦證一體機,這臺機子還涵蓋了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往來臺灣通行證等相關業務,而且24小時全年無休。市民的港澳通行證簽注3分鐘就可以辦好!還有,在新型電子護照以及智能關閘系統的支撐下,旅客將護照放進儀器里掃描,然后進入通道,再摁指紋,通關最慢也不會超過10秒(圖1)。市民辦事更加方便了,警力在其它非核心業務的投入就得以減少,逐步走向良性循環。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為了彌補人力的不足,更是為了填滿整座城市警力網的縫隙,許多城市都大規模地建設“平安xx”監控系統(圖2),而且每個攝像頭的位置都是做了定位編號的,事發的時候可以以此為參考物,提高警力投放的精度,把整個城市都納入到網格化的管理中,市場對監控的需求是巨大的,因為它意味著對信息的第一時間的收集,對震懾違規行為以及取證有著立竿見影的作用。記得以前十字路口時不時就有警察在指揮交通,而現在汽車保有量多了十幾倍,道路也不見寬了多少,可在齊全的交通監控系統的幫助下,交通運行秩序順暢。
監控系統主要涉及到的技術是通信技術、系統集成等方面,核心環節一直是掌握在電信運營商的手中,它們處于整個產業鏈的上游位置。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已經針對無線安防市場推出了一些業務,如中國電信推出了 “全球眼”視頻監控業務;中國聯通的“寬視界”業務;中國移動更是專門為家居安防量身定制了“宜居通”業務標準。許多城市的監控系統已經初具規模,那么下一個增長點究竟在哪里呢?其實答案就在眼前,就算是一線城市,監控系統仍有覆蓋不到的地方(死角),但大幅覆蓋又面臨成本的難題,然而一線城市對警力提升的需求何嘗不是更加緊迫,甚至要求更高呢?所以解決的方法并不是一味地通過增加探頭的數量,而是通過提高監控的質量的來實現的,以監控用的攝像頭為例,基本屬于2D攝像頭,只能對一個平面進行截圖,也就必然存在死角,但是目前3D攝像的技術方興未艾,諾基亞已經推出了一款面向高端用戶的實現虛擬現實的3D攝像機(圖3),一個攝像頭就把一個空間給看住了;那邊廂微軟的kinect已經賣出了幾千萬臺了,通過攝像頭捕捉動作的技術已經是非常的成熟了,甚至連面部識別的技術也是一日千里,阿里巴巴已經上線人臉支付了。還記得在前些日子,速度與激情7里面的橋段嗎?通過對目標人物進行面部生物建模,在攝像頭的追蹤下,任何人躲在哪里都能被找到。
另外,目前的監控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它們都是定點的防守,缺乏機動能力,其實我國警隊已經在某些警車上安裝攝像監控(圖4),不過一般是用于場面指揮、人流控制等,還不是系統化規;慕ㄔO,倘若借助車聯網以及各種的傳感器的技術,把每一臺警車都打造成為一個信息的收集點,那對現有的監控系統,將是有機的良性補充;另外,我國的無人機技術已經相當的成熟(圖5),美國軍方一直把無人機作為信息偵查的重要一環,在這里對我們監控系統的思路借鑒意義還是蠻大的。
上面提到很多的關鍵技術,雖然好像高深莫測,但是很多已經實現技術定型,走到了成本下降的通道上來,相信不久的將來,新的技術將把監控這個環節提升到一個立體攻防的層面,下一個增長點已經不遠了。
反客為主、主動出擊
警力應對罪惡大部分時候都是處于被動的狀態,往往是事發后才出擊,這樣子似乎就成了被罪惡牽著鼻子走。疾病可以預防,那么罪案能不能預防呢?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在80年代的美國,紐約市交通警察隊長杰克·梅普爾在其辦公室的墻上掛著幾百幅地圖,用不同顏色的大頭針來跟中地鐵搶劫案發生的時間,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規律,并且定出第二天伏擊的區域,成績斐然。后來這種方法得到紐約新任警察局局長布雷特的注意,并在全局開始推廣,在幾年間,在這些地圖的幫助下,紐約的地鐵搶劫案降低了27%。
近些年來,一些大學研究機構或者IT公司正是利用著類似的原理,通過大數據來幫助警方做著警務預測這樣的工作,具體的做法是:通過大量的多類型數據(從人口統計數據到犯罪的數據、再到區域所銷售的酒的種類、或者場所類型、治安情況、流動人口數據等),放入到數據模型中,根據歷史記錄的修正與迭代,從而定位該地區的犯罪熱點區域或者預測犯罪的類型信息等。而且數據經過計算機的挖掘,甚至能夠得出是哪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犯罪事件,而這些因素重新組合后,又會如何影響未來的犯罪風險。(圖6)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一個由大量的攝像頭組成的城市監控系統就顯得寒磣了,警力的提升終極解決方案是一站式的公共安全系統。IBM曾經為韓國仁川市松島新城的一片兩百多平方公里的自由經濟區實施一個類似的系統,采用全方位攝像機、分析框架、元數據結構、快30倍的事件搜索、視頻存儲、智能視頻分析和監控應用,幫助打擊犯罪,并且通過實時地辨識和分析某些數據和模式來預測事件,隨著我國不斷地舉行世界性的活動,對整個城市的綜合治理肯定還有巨大的需求。(圖7)
通過梳理整個警力解決市場,不難發現市場需求已經由單項的人員外包、攝像系統等領域擴展到軟硬一體的綜合系統上了,這一塊的比拼中目前還是各有千秋的,運營商控制著最基礎的資源,但是由大數據掀起的IT技術狂潮能掀起的浪有多大,誰也說不清,也許這就是往后整個市場的制高點。
(賽立信通信研究部 劉智亮)
【歡迎與賽立信通信研究部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賽立信研究集團旗下,廣州賽立信商業征信有限公司通信研究部,為通信行業客戶建立常態化競爭情報監測機制擁有豐富的經營,提供的研究服務包括周報(反映競爭對手市場動態為主)、月報(反映競爭對手經營情況和競爭形勢)、季報(研判競爭對手下一階段部署)、專題報告(研究當前熱點工作)等。為通信運營商制定和靈活調整市場營銷策略、競爭戰略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文章聯系:E-mail:2427205941@qq.com;電話:020-22263621。更多競爭情報文章,請登錄賽立信競爭情報網:http://www.sinoc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