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nxp5x"><big id="nxp5x"><noframes id="nxp5x">

    <var id="nxp5x"><video id="nxp5x"></video></var>

          <em id="nxp5x"></em>

              首 頁 本刊概況 出 版 人 發行統計 在線訂閱 歡迎投稿 市場分析 1 組織交流 1 關于我們
             
            1
               通信短波
            1
               新品之窗
            1
               優秀論文
            1
               通信趨勢
            1
               特別企劃
            1
               運營商動態
            1
               技術前沿
            1
               市場聚焦
            1
               通信視點
            1
               信息化論壇
            1
            當前位置:首頁 > 市場聚焦
            “微信電話本”沖擊有多大?
            作者:邱歡歡
            來源:賽立信通信研究部
            更新時間:2014/12/11 14:21:00
            正文:

            關鍵詞:微信電話本 免費通話 三大運營商 競爭情報 賽立信

            摘要:11月11日,一款可能顛覆人們通信習慣的APP——微信電話本悄然上線。如今在這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用戶消費習慣已發生大改變的時代,運營商該如何正視這些由“微信電話本”們帶來的影響?

            11月11日,當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各種網購狂歡的時候,一款可能顛覆人們通信習慣的APP——微信電話本悄然上線。這是一款智能通信增強軟件,能撥打免費網絡電話,同時具有自動備份聯系人、導入微信頭像、群發短信、批量刪除聯系人等功能。雖然市面上主打網絡免費電話的應用不少,但在各種客觀因素制約下,發展均不成氣候,對運營商的影響微乎其微。如今,擁有4.38億活躍用戶的微信也向互聯網通信發起攻勢,免不了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但是對于運營商來說,擔憂可能更多的是來自OTT的沖擊。一個“微信電話本”的出現并非偶然,即使今天沒有“微信電話本”的上線,來自其他OTT的沖擊也已經對運營商傳統業務造成不小影響。在這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用戶消費習慣已發生大改變的時代,運營商該如何正視這些由“微信電話本”們帶來的影響?

            互聯網通信趨勢不可逆,將加速“語音免費”

            嚴格來說,“語音免費”的趨勢并非近期才出現,更不是由“微信電話本”這樣一個APP帶動的。早在今年年初,受各種OTT沖擊、3G/4G發展下業務結構改變、用戶對于流量的粘性日益增加等的各種因素影響下,運營商的傳統業務(短信、語音)量萎縮得厲害,其中短信量首當其沖。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通信業的短信量和短信收入同比增幅均為負數,且降幅要比去年擴大許多(如圖1所示)。而用戶語音量雖然仍為正增長,但已連續兩個月增速下滑(如圖2所示)。照此趨勢,零增長甚至負增長在不久的將來都會出現。與此同時,移動用戶流量正呈良好趨勢增長,單月接入流量更是在今年10月創下了新高(如圖3所示)。

                       

                      

                      


            如此看來,即使沒有“微信電話本”,互聯網對運營商傳統業務的替代效應也會逐步彰顯出來,微信電話本的出現僅僅是作為一個加速器起到催化作用;ヂ摼W通信下,用戶短信、語音等通信行為轉移至依靠流量接入互聯網的OTT產品,而且必須承認,這種互聯網通信的趨勢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的。表面上看,用戶實現“免費”使用語音業務,實際上,該“免費”并不真正“免費”。免去通話費用,卻花了流量費用。微信電話本官方介紹稱:微信電話本在2G/3G/4G網絡下通話一分鐘消耗約300K流量。目前,運營商流量資費1K大致在0.0001到0.0005元之間,根據此價格進行換算,使用微信電話本在2G/3G/4G網絡下通話一分鐘花費約為0.03到0.15元。相比運營商的通話費用,實際是差不了多少。

            因此,對于運營商而言,用戶的這種行為改變其實只是“將右手換成了左手”,消費依然在,只是結構改變了。有流量作為彌補短信/語音缺口的重要利器,運營商的擔憂可以減少一些。此外,微信電話本所帶來的通話功能,加上此前微信的群發信息、視頻通話等功能,跟今年年初中國移動總裁李躍在移動世界大會期間的GTI峰會上說的“新通話、新消息、新聯系”思路正好相吻合?梢哉f,微信電話本和微信現在在做的這些,其實也是運營商在探索的新道路。在目前互聯網通信趨勢加快的情況下,運營商應該更多的考慮如何乘勢轉型。

            數據消費將釋放巨大紅利,促使運營商積極轉型

            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移動用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突破190M,達到192M,同比增長50%(如圖3所示)。增速雖快,但戶均消費水平仍沒有大突破。對比韓國同期水平,4G月均戶均流量已經接近3GB,使用智能手機的3G用戶的戶均流量也已超過1GB(如圖4所示)。相比之下,我們的戶均192M實在少得可憐。

                        


            即便如此,從樂觀角度看,中國的4G發展剛起步,3G雖然已有幾年發展經驗,但就目前的覆蓋程度上看,仍無法稱之為充分發展。也就是說,依托3G/4G發展的數據流量業務將隨著3G/4G的成熟度不斷增加而迎來爆發性增長,這其中的發展空間十分巨大。諸多信息已經表明,流量經營將會成為今后運營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中國移動為例,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流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8.6%。另外有報告顯示,移動數據和互聯網業務在電信業務收入增長貢獻中達7成,連續20多個月保持主要業務增長貢獻第一位。

            而此時“微信電話本”的推出,無疑是加速推動運營商往數據消費方向轉型發展。目前運營商在4G套餐上的設置也是體現了“流量為重”的特點,各種大流量產品層出不窮,以廣東市場為例,9元包2GB、16元包4GB的產品屢見不鮮。加上以大手筆贈送流量的方式不斷降低流量資費、鼓勵用戶消費,用戶的大流量消費習慣正不斷被培養起來,運營商向流量經營轉型的基礎正在奠定。與此同時,積極探索轉型路線也是運營商擁抱數據消費時代的體現,據悉,中國移動計劃在年底推出“融合通信”業務,最大賣點在于wifi下發圖文、語音信息可能不再需要付費。這無疑是運營商的“自我革命”,也體現出移動的轉型決心。

            政企“后向流量”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微信電話本”們的推出及崛起,將促使前端用戶消費語音不再單獨計費(計入流量費用,或WiFi下直接免費)。這對運營商來說是用戶消費結構的改變,同時也該看到的是消費對象的改變。聚集大量用戶的OTT企業們,為了提高自身用戶的產品使用體驗,愿意向運營商購買一定流量,用以補貼自身用戶。于是,運營商賣流量的對象從前端用戶轉向OTT企業,這種模式被稱之為“后向流量經營模式”。

             隨著用戶消費逐步被導向各種OTT,用戶對于定向流量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后向流量將會是運營商流量經營的新增長點。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運營商在后向流量經營上仍處于探索階段。積極轉型的有電信和聯通,但方式有所差別。例如廣東電信,向企業用戶推廣“流量池”產品。由企業為大流量產品買單,再自由分配給員工。嚴格來說,這種不屬于大眾市場的分配模式,僅是企業內部員工的共享方式。相比之下,聯通在這方面的經營顯得比較成熟,眾所周知的“微信沃卡”,含微信定向流量,由微信先為定向流量買單,使用該卡的用戶不需要為微信上網單獨付費,這便是“后向流量”的典型。

            而在“微信電話本”時代,用戶透過流量來使用語音業務,表面上看運營商收不到用戶的語音費用,在WIFI情況下也收不到用戶的流量費用。那么是否能考慮從后臺企業入手收取一定費用呢?這就需要運營商與后臺企業的利益博弈了。

            “微信電話本”們的推出對運營商來說會造成一定沖擊,但并非洪水猛獸。在這個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流量取代語音趨勢已經不可逆的時代下,需要有這么一種強勢的產品來推動運營商加速轉型,其實是利大于弊!

            【歡迎與賽立信通信研究部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賽立信研究集團旗下,廣州賽立信商業征信有限公司通信研究部,為通信行業客戶建立常態化競爭情報監測機制擁有豐富的經營,提供的研究服務包括周報(反映競爭對手市場動態為主)、月報(反映競爭對手經營情況和競爭形勢)、季報(研判競爭對手下一階段部署)、專題報告(研究當前熱點工作)等。為通信運營商制定和靈活調整市場營銷策略、競爭戰略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文章聯系:E-mail:2427205941@qq.com;電話:020-22263621。更多競爭情報文章,請登錄賽立信競爭情報網:http://www.sinoci.com.cn】

            版權聲明:任何個人及媒體在轉載本文請注明來源于賽立信競爭情報網http://www.sinoci.com.cn,本文鏈接:http://www.sinoci.com.cn/?thread-17699-1.html。應署明作者單位及姓名。引用本文部分內容時請署明作者單位及姓名(最好有文章標題),引用本文數據資料時請注明數據表格引用自賽立信通信研究部。

             

             

             

             
             
               
            《通信市場》 中國·北京·復興路49號通信市場(100036) 點擊查看具體位置
            電話:86-10-6820 7724, 6820 7726
            京ICP備05037146號-8
            建議使用 Microsoft IE4.0 以上版本 800*600瀏覽 如果您有什么建議和意見請與管理員聯系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全部欧美老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