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普宣布收購開源云解決方案廠商Eucalyptus Systems Inc.(以下簡稱“Eucalyptus”),以進一步強化惠普未來發展的云計算戰略布局。中橋將基于2014年6月針對中國460名最終用戶的云計算調研,以及中國市場云計算的發展趨勢,來淺析惠普的此次收購和技術組合如何提升惠普云計算方案的落地能力,提升IT演進過程中惠普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云計算部署的典型特征
中橋調研顯示,相對于歐美市場,中國云計算部署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相當高比例的用戶在現有數據中心之外,獨立搭建云計算。在中橋的調查數據中,42%的受訪企業考慮在現有數據中心之外,獨立建立私有云,然后逐步取代原有數據中心,或與原有數據中心并舉;其次,26.3%考慮通過虛擬化逐步過渡到云計算。而且,相對來說,獨立建私有云這一方式在企業級的市場接受度(55.6%)明顯超過中小企業(35.2%)。就不同行業來說,電信&通訊、金融服務等行業,更傾向于將私有云獨立,在不影響法規遵從的基礎上,提高云計算的部署效率。能源&基礎設施、教育&科研院所、制造業、政府等,更傾向于從虛擬化逐步過渡到云計算。

私有云、公有云,還是混合云更適合部署?
從云計算的選擇形式來看,中國用戶對私有云和混合云的選擇比例最高(31.5%),其次是混合IT(17.4%)。其中,企業級用戶對私有云的接受度最高(46.4%)。中國市場在云計算演進的過程中,會長期持續處于高度混合IT的環境下,即現有數據中心和云計算數據中心將會長期并存。歐美市場主推的混合云(公有云和私有云),在中國市場的落地還有一段距離。這主要是因為,公有云在中國市場建設業務模型的成熟度和用戶的可選擇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云計算與現有數據中心的相關性
從云計算與現有數據中心的相關性來看,未來12個月云計算主要是作為IT資源的補充(50%),而在未來12-24個月,云計算將逐步替代未來的IT部署(30.9%)。那么,這就需要考慮,在用戶搭建云的過程中,應該在什么時間通過怎樣的方式,將應用和負載從傳統的數據中心進行遷移,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工作負載的影響。

從這樣的幾個調研維度來看,在IT演進過程中,哪些服務對中國CIO有黃金價值呢?
1. 實現從已有數據中心向云計算演進,跨各種異構平臺資源和IT服務管理是核心:中橋從對中國CIO的采訪中了解到,云計算已是大勢所趨。如何在傳統數據中心到未來云數據中心演進的過程中,保證跨各種異構資源的整合,以及以工作負載為核心的透明集中統一管理,非常重要。
2. 跨物理、虛擬、私有云、公有云的復雜遷移:隨著云計算的演進,越來越多的應用和負載會跨物理、私有云、混合云和公有云遷移。工作負載處于高動態“浮動”狀態。如何實現跨各種IT資源的應用和負載的自動化遷移,以及IT服務交付的自動化統一管理,是評估云計算的重要考慮因素。
惠普云計算技術平臺的優勢:
1. 惠普Cloud Automation 套件,讓用戶可以跨各種異構資源實現資源集中透明管理。提高用戶以工作負載為核心的跨異構資源管理效率,為用戶提供靈活、開放、高可擴展的架構管理平臺;簡化從傳統數據中心,向軟件定義數據中心和私有云、混合云的演進速度,降低整體IT管理負載難度,最大限度提高IT服務可靠性、可用性和連續性。
2. HP收購Eucalyputs,為用戶在云計算演進過程中,跨物理數據中心、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甚至AWS(Amazon Web Services),提供IT資源和IT服務交付的集中統一管理平臺,最大程度降低系統管理的難度和復雜性。
結合惠普Cloud Automation 和Eucalyputs,惠普在戰略和技術組成上提高了云計算戰略價值,為用戶從云計算建設,到云計算IT服務管理,提供了端到端的管理平臺選擇。進而,惠普完善了其在云計算戰略從數據中心層(Eucalyptus),到架構層(Cloud Automation)、技術層(Virtual System,Cloud System、融合架構、融合存儲)的整體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