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上的致辭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楊學山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今天開幕了。我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各位來賓、各位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向多年來關心和支持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有關部委、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做大做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對促進我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升國家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2000年制定出臺了《鼓勵軟件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開啟了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十年來,我國軟件產業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應用水平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2010年,軟件業務實現收入13364億元,占電子信息產業的比重由2001年的6%上升到18%。
近年來,軟件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網絡化、服務化、平臺化、智能化和融合化趨勢明顯,已經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主戰場。今年初,國務院印發了《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11]4號),這是新時期軟件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促進軟件產業實現新發展、新跨越。今后一個時期,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貫徹落實國發4號文件,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結合編制實施“十二五”相關規劃,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加快推動政策落實到位。創新行業管理模式,綜合運用產業、稅收、財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引導生產要素向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集聚。加快標準化工作,研究編制軟件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標準體系。推進創建“中國軟件名城”、“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在主要城市的集聚發展和提升。
二是促進產學研用結合,強化技術創新。組織實施好“核高基”重大專項和電子發展基金項目,擴大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辦公軟件在政務和重要行業的應用,深化在電網、安監、審計、稅務等領域的應用。加快突破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重點支持網絡化操作系統、新一代搜索引擎及瀏覽器、智能海量數據資源中心等新型網絡化基礎軟件和重大應用軟件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
三是培育龍頭企業,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綜合運用政策、規劃、標準、資金、項目等手段措施,引導支持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依托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實施大企業戰略、品牌戰略、知識產權戰略和標準化戰略,培育龍頭骨干企業,促進中小企業協作配套發展,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四是加強安全可控關鍵軟硬件推廣應用,提高國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以信息安全標準規范為抓手,以黨政機關、國防軍工等領域安全可控應用系統建設和更新為切入點,開展分類試點推廣應用。以系統集成商為龍頭,針對用戶部門不同需求,聯合軟硬件生產企業、科研系統,構造集成化的技術平臺,并通過相應的機制設計,逐步形成應用拉動產品和研發、推動產業升級和應用拓展的良性循環。
五是培育信息技術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培育移動支付、游戲動漫、云計算服務、設計與開發服務等信息技術服務新業態。啟動系統集成資質企業運行維護能力評價試點,探索適合信息技術服務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行業管理辦法。支持國產工業軟件推廣應用。加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公共平臺建設。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試點示范。
六是規范行業競爭秩序,推進軟件正版化。研究解決軟件價值低估、招標中不合實際的“最低價格中標”、不正當競爭、知識產權保護、軟件資產管理等重大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應對措施。加強反壟斷工作,依法打擊各種濫用知識產權、限制競爭的行為。開展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推進軟件正版化。
本屆軟博會的主題是“把握機遇、創新發展、做大做強,服務‘兩化’深度融合”。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好這一平臺,深入交流,務實合作,推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為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實現工業由大變強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