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在“2009(第三屆)移動互聯網研討會”上宣布中國已經擁有1.92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時,人們才意識到其實我們早已自覺或不自覺的匯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洪流之中。
隨著語音服務需求趨于飽和,服務成本不斷降低,價值下降,移動通信產業急需重組其價值鏈,尋求新的增長點,移動互聯網隨之浮出水面成為大部分運營商的共同選擇。
移動互聯網才是3G核心
近年來,全球運營商都不得不面對一個共同的挑戰,即流量的不斷增長與ARUP值的不斷下降之間的矛盾。這意味著,運營商在頻譜、網絡建設、系統維護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但卻無法獲得更好的回報。
“歐美國家在發展3G過程中走了大量的彎路,在付出高昂的牌照頻譜費用,在布網初期一直慘淡經營經營之后才發現移動互聯網才是3G的核心服務”,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在“2009(第三屆)移動互聯網研討會”上接受媒體專訪時這樣表示。
黃曉慶稱,“運營商傳統的語音收入的模式在面臨同質化、低質化等問題,整個產業鏈的價值在進行重組,運營商必須對自己未來的業務進行轉型、進行重新定位”,“我們不能重復以前的錯誤”。
WiiSE助力信息服務轉型
“我覺得我們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以我們推出了WiiSE(慧網)計劃,這是一個面向移動互聯網的、端到端的系統創新工程!秉S曉慶表示,WiiSE創新工程就是為了使中國移動在未來的產業重新組合和產業轉型中占領先機、占領市場和贏得客戶。
在2007年中國移動召開的移動互聯網大會上,中國移動就已提出WiiSE概念。據黃曉慶介紹,WiiSE大概可以分為四大領域:無線接入網、核心網的演進,業務平臺的演進和智能終端的演進,這涵蓋了整個移動通信產業鏈。在無線接入側,也就是新型無線網絡建設方案GreenRAN,涵蓋了集中式、分布式、協作式、IT化發展等多種方式。
在核心網演進方面,主要包括分布式業務網絡(DSN)和長期架構演進(SAE+)。DSN利用P2P技術可積累核心網下的分布式運算資源,包括網關、設備等分布式的資源,組成的一個新型的核心網交換機設備。與傳統交換機設備最大的不同處在于它處理能力更強,全網用一臺交換機就可以支持10億用戶。
在無線接入方面,GreenRAN是中國移動未來網絡建設的一個新型的建設方案。通過基站協作和基帶芯片集中處理,達到共享基帶處理資源,從而減少消耗、資本和運維開支的目的。
在終端和業務平臺層面,通過豐富終端形態,降低移動互聯網的門檻。目前中國移動已經推出了Ophone平臺,并得到了產業鏈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業務平臺方面,中國移動則推出了MM,通過引入獨立的第三方,在運營商和消費者之間搭建起了完整的產業鏈。
移動研究院副院長王曉云則表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業務方面的需求,運營方面的需求以及國家戰略方面的需求;谶@樣的需求,中國移動經過了長時間的研究提出了“面向移動互聯網戰略的端到端的研發計劃”,我們把WiiSE定義為“中國移動面向移動互聯網戰略的端到端的研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