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nxp5x"><big id="nxp5x"><noframes id="nxp5x">

    <var id="nxp5x"><video id="nxp5x"></video></var>

          <em id="nxp5x"></em>

              首 頁 本刊概況 出 版 人 發行統計 在線訂閱 歡迎投稿 市場分析 1 組織交流 1 關于我們
             
            1
               通信短波
            1
               新品之窗
            1
               優秀論文
            1
               通信趨勢
            1
               特別企劃
            1
               運營商動態
            1
               技術前沿
            1
               市場聚焦
            1
               通信視點
            1
               信息化論壇
            1
            當前位置:首頁 > 通信趨勢
            疫情下的北斗領域發展情況及建議
            作者:李冬航
            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20/3/31 10:05:00
            正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以北斗建設與應用為核心的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最新發展狀況和形勢,闡述了當前產業鏈集聚發展與產業布局情況和未來方向,重點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北斗的應用和疫情對產業的具體影響進行了調研和分析論述,并研究提出了疫情后北斗領域發展的新機遇及舉措建議。
             
            一、 當前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以北斗建設與應用發展為核心的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是融合了信息業、制造業、服務業等多行業的復合型“高精尖”產業。該產業以衛星定位等導航技術為核心,以時間空間信息服務為內容,包含導航衛星、芯片、接收模塊和終端的研發制造,時空信息的采集、處理、融合、發布和應用系統。導航與位置服務發展也是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光電子制造等新興技術的主要載體和應用形態。
            近幾年,該產業產值逐年穩步增長,已形成一定產業規模,并呈現出多技術融合、多產業融合、應用百花齊放的良好發展態勢。據《2019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8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3016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18.3%。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包括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達到1069億元人民幣,在總產值中占比為35.44%,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達到80%。
            2019年以來,國內以北斗為核心的導航與位置服務技術創新持續活躍,國產北斗芯片、模塊等關鍵技術進一步取得全面突破,性能指標與國際同類產品相當,并已形成一定價格優勢。國產北斗基礎產品在工藝和性能方面也進一步向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看齊。根據我們最新統計研究分析,截至2019年底,國產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塊銷量已突破1億片,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已超過7億臺/套(含智能手機),我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累計總量達7萬件,保持全球第一位。除國內行業和大眾市場廣泛應用外,北斗已先后落地應用“一帶一路”沿線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企業產品已廣銷海外,僅北斗高精度終端、板卡等產品的海外市場年營收已超過億元。但受到宏觀經濟形勢變化,以及國內改革調整、行業采購下降、新增市場放緩、跨界競爭加劇等客觀因素影響,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總體營收增長放緩。據全年初步統計測算,總體產值規模在3348億元左右,較2018年增長11%,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包括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增速下降明顯,同比僅增長6.33%,達到1137億元。
            2020年,隨著北斗三號系統全面建成,國家綜合時空體系建設發展規劃的啟動,以及國家“軍民融合”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等戰略的實施,產業正迎來“北斗+”和“+北斗”融合創新發展的新高潮,北斗應用正在諸多領域邁入國內“標配化”發展和全球服務推廣的新階段,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必將走向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 產業鏈集聚發展與產業布局
            在產業鏈發展方面,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結構,包括上游基礎產品研制、生產及銷售等環節;中游各類終端集成產品和系統集成產品研制、生產及銷售等環節;下游基于各種技術和產品的應用及運營服務等環節。目前,國內產業鏈自主可控、良性發展的內循環生態已基本形成,但與國外相比產業鏈綜合競爭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而隨著產業鏈的逐步成熟和群體壯大,各環節國內企業自相競爭性持續加劇,特別是在終端集成環節,多年的市場積累使終端需求逐漸穩定,終端價格穩中趨降,高水平產品研發創新不足,導致產品附加值較低,市場競爭壓力將更趨明顯。而下游的應用與運營服務發展則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也符合北斗與其他領域技術及應用融合發展的市場大趨勢,這在極大程度將促使上游和中游的產品提供商,向集成服務商和運營商的轉型發展,從而將推動下游應用與運營服務環節的快速成長。
            在產業集聚發展方面,國內基本形成了以珠三角粵閩深、環渤海京津冀、長三角江浙滬、華中鄂豫湘、西南川渝陜五大產業聚集區。這些區域以重點城市為帶動,結合地方自身在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方面的特色優勢,或以重點扶植龍頭企業,或以推進產業園區基地建設集聚為主要手段,逐步形成了產業鏈全面布局,并大力促進了北斗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從而實現了區域產業經濟的穩定快速增長。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最新統計分析,2019年五大區域的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總體產值累加已達到2671億元,在全國總產值中占比高達79.8%。
            在產業發展布局方面,2013年發布的《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產業創新發展格局將基本形成,產業應用規模和國際化水平將大幅提升,預計產業總體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而隨著北斗三號系統的即將全面建成、面向全球化服務,以及國家戰略實施和宏觀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正邁向嶄新的發展布局階段。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北斗系統將面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開通服務,2020年服務范圍覆蓋全球,2035年前還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將圍繞綜合時空體系建設,迎來由技術融合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共同帶來的升級發展變革。
            未來,北斗與5G移動通信、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將加速實現融合創新,以北斗提供的時空信息為核心的導航定位授時服務產品,必將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互聯網位置服務中,大規模進入到行業應用、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服務等領域,深刻且深遠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形成新興的巨大市場。北斗“融技術、融網絡、融終端、融數據”的全面發展,也必將形成一個個“北斗+”創新和“+北斗”應用的新生業態,成為國家綜合時空體系建設發展全新布局的核心基礎和動力源。
            三、 北斗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及疫情對產業的直接影響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用方面,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殊戰斗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我國獨立自主建設的時空基準和定位導航服務重大空間基礎設施,發揮了重要作用,產業界快速響應,全面融入防控疫情的主戰場,為抗疫一線提供時空精準服務。
            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基于北斗系統的高精度定位設備火速馳援,提供了高精度、點對點的時空服務保障,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為兩座醫院迅速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眼下在我國重點戰疫區域內,有上百架10公斤至1.5噸載重無人機根據需求,將一線急需的醫療和防疫物資在北斗的定位導航下,精準送到醫護人員手中。交通運輸部還通過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入網的北斗車載終端,向600余萬入網車輛持續推送疫情信息,推薦道路行駛及運輸服務信息。疫情期間,面對迅速增長的物流配送壓力,全國各地數十萬臺北斗終端也進入物流行業,為智能無人快遞物流車、配送機器人等提供精準自動導航服務。此外,以網約出租車、公交車、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大眾導航位置服務也在疫情期間為公眾安全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
            在疫情對產業的直接影響方面,據了解,自2月3日結束延長假期以來,具備良好防護保障條件的北斗領域企業已紛紛復工復產,但為避免萬一出現員工疫情,企業會完全停工癱瘓,因此除必要情況的集中辦公外,大多數企業主要采取員工在家線上辦公的方式,導致研發實驗和生產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影響,整體經營效率也相對較低。企業當前主要安排的工作多是春節以前簽訂合同任務,且也只能執行部分研發和準備性工作,存在合同任務執行預期拖延的情況。
            通過與部分企業經營管理者的交流溝通,我們認為,當前產業面臨的主要影響和企業將面對的實際情況:一是,預期未來疫情發展及結束,至少會給企業帶來三個月左右的壓力期,該期間或無法獲取訂單,或原訂單執行成本顯著增加,導致企業考慮當前自救手段主要是降低成本,而最大的成本是無訂單下的人員成本,且在沒有訂單預期的情況下企業不會貿然開展新品研發。二是受疫情防控工作等宏觀因素影響,政府和企業原計劃項目及有關工作,以及市場發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暫緩甚至暫停情況,同時企業自身經營和產業整體運行效率也明顯下降,至少導致上半年企業預期效益難以實現。三是,普遍認為此次疫情會造成行業一定程度洗牌,原因主要是判斷疫后原政府采購資金壓力加大,而且非政府性需求市場熱點也會轉移,預期訂單肯定會減少;這也會導致上下游供應鏈合同違約或延期造成的已支出成本增加甚至損失。
            四、 疫情后產業發展的機遇
            2020年是北斗三號系統全面建成之年,國家將大力宣傳北斗建設成就,推廣北斗全球系統應用發展,推動北斗服務國家高質量經濟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和“軍民融合”。2020年也是《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全面完成之年,同時也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2035年前還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钡钠鸩街。北斗未來將邁向綜合時空體系發展,產業將帶動形成數百億規模的時空信息服務市場。這是宣傳和推進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期,也是北斗企業集中展示推廣其優秀產品和服務的重要市場機遇期。
            此外,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暴露出在公共應急事件管理、重點人員物資監控、智能化城市運行保障、無人化物流及出行服務、時空大數據挖掘應用等方面信息化建設能力水平不足。而這些都恰恰是北斗應用和時空信息技術發展的重大創新方向和重點服務領域,預期將在疫后一定程度引發新的應用創新高潮,形成巨大的市場需求。
            在公共應急事件管理方面,重點方向是以時空信息關聯為主線,充分整合交通、公安、醫療、消防、救援、城管、物流等已有信息采集、處理、決策、指揮等功能性平臺,真正形成配合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信息一體、語言一致、跟蹤無縫、指令到端的綜合態勢感知和應急政務調度總樞紐,并打造具有信息化、系統化、一體化、多元化、智慧化、集約化的綜合政務服務總平臺。
            在重點人員物資監控方面,重點方向是結合平臺整合改造,通過軟件或云服務接口,進一步升級或更替已有物聯網終端、車聯網終端、個人手機終端、警務通城管通等專有終端,實現應急擴展功能,并鼓勵開發和生產儲備適用于應急情況下的簡單化、低成本、易操作、好部署、多源連接或聯網的時空信息采集終端。
            在智能化城市運行保障方面,重點方向是充分結合現有智慧城市、智慧鄉村建設基礎及其所實現的服務功能效能,主要利用成熟的北斗時空技術和解決方案,強化或拓展民生服務保障智能化基礎設施和在線平臺能力建設,如推動北斗+市政管網、北斗+智慧施工、北斗+遠程醫療、北斗+食品安全、北斗+物流儲運、北斗+居家養老、北斗+文教旅游、北斗+遠程辦公等創新發展。
            在無人化物流及出行服務方面,重點方向是加快推進智能網聯車和工作型無人機發展,基于北斗的高精度位置服務應用,依托互聯網運營平臺,擴展車輛導航、無人機(車)配送、定制公交、智能網約車、共享單車、自助導醫導游等在線式商業化服務能力和規模。
            在時空大數據挖掘應用方面,重點方向是依托物聯網、車聯網、移動通信及互聯網等用戶群體和信息載體發展,結合區塊鏈技術保障信息安全與管理,以時間空間信息為線索實現大規模數據的綜合采集、處理、挖掘、判斷、分發,從而為政府和公眾提供更加智能、更加精準、更加透明、更加便捷的行政管理運行決策信息支持,以及日常生產生活所需的信息服務。
            五、 “戰疫”中服務企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建議
            1、重點關注企業減員和人才流失風險,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企業盡快有序復工復產。北斗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與本次疫情受影響最重的消費類企業不同,企業工作方式和經營形態以研發和銷售業務為主,房租和訂單化生產成本不是主要矛盾。政府應積極采取鼓勵和補助措施,從穩定企業人才為主角度考慮,尤其是異地戶籍和在外地工作人才的復工就業保障。
            2、主動關注企業重大項目建設和已簽訂合同的執行情況,防范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無賠償違約或部分違約。適當條件下,研究考慮明晰法律解釋或主動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違約糾紛,必要時可利用企業信用體系進行約束性保障。
            3、加大政府引導市場的力度,研究出臺若干激活市場的政策措施,重點包括繼續落實原有政策計劃項目、增加政府基礎設施投資和集中采購項目計劃等,給予企業對未來市場訂單的預期,從而提升企業堅守維持和再投資項目的信心。
            4、利用疫情防控行業難以全面業務運轉的難得間歇期,鼓勵企業“抬頭看路”和“操練內功”,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創新項目設計和發展戰略研究。同時,以政府主導重點組織開展為國家、地方或行業發展提供支撐的戰略研究或規劃類課題,依托行業協會或企業聯盟組織開展標準化和知識產權相關研究工作,并廣泛征集采購相關科技和產業研究成果,為指導未來產業發展路線做好研究儲備。
             
             
               
            《通信市場》 中國·北京·復興路49號通信市場(100036) 點擊查看具體位置
            電話:86-10-6820 7724, 6820 7726
            京ICP備05037146號-8
            建議使用 Microsoft IE4.0 以上版本 800*600瀏覽 如果您有什么建議和意見請與管理員聯系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全部欧美老妇0,嫩草成人影视,国产成人亚洲日本,国产成人亚洲欧美在线观看